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用护理行为来改善病人的心理环境

发表时间:2012-11-02  浏览次数:1225次

作者      单位

张青 甘肃省妇幼保健医院

护理工作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减轻痛苦的一门专业,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护理通常比医疗更为直接,也更为连续,使得护士与病人的关系要比医生与病人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护理人员的行为对病人的影响也更大,它不但影响护理过程、护理效果,同时有密切关系到一个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影响病人的心理环境。因此,怎样用护理行为来改善病人的心理环境,是摆在护理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尊重病人的人格和自尊,使病人处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病人身心康复。

护理人员的行为与病人心理环境

护理人员的行为对病人心理环境的影响比身体健康更为重要,因为人们的心理活动十分复杂,当心理受到影响和创伤后很难及时表现出来,有时到较严重的程度也很难发现,也没有很好的方法和标准来评估和测量。因此,护理人员的行为对病人心理过程显得十分重要。在护理过程中,还要注意心理,要注意满足和理解病人情感上的需求,要用护理人员的爱心,热情、同情心与病人之间有效沟通,以改善病人的心理环境。

爱心自古以来中外一切有良知的行医者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护理人员的爱心对于改善病人的心理环境、促进病人康复的影响力之大,“以人为本”,“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提出对护理人员的爱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自从开展“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活动以来,医务人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门诊及住院病人明显增加,病人满意率明显增高,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

护理工作者与病人之间的关系不是陌生人都关系,不仅是护理服务提供者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信托的关系。病人将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交给护理人员,所以,护理人员要为病人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一切方便病人,让病人满意、让病人放心。护理工作者应确立平等意识,时时处处与病人平等相处,主动与病人交朋友;把病人当亲人,力求把病人的痛苦降低到最低点;把舒适提高到最高点,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体谅和理解病人的疾苦,这有助于与病人进行心理沟通与情感交流,从而了解病人心理特征,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或开展心理疏导及预防疾病和健康教育活动。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在良好的心里状态下接受治疗护理。所以,护士体贴、关怀和周到服务可促进患者心身疾病的康复。

护理人员的行为与社会和健康

新的健康观把人的心理,生理与社会相联系形成了健康的整体性观念,揭示了人们身心健康与社会的关系。在医院以病人需要为导向,把最大限度的满足病人的需求作为医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健康理念的更新改变了医疗保健服务的内涵和形式,要求从健康的本质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护理模式,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真正体现出医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爱岗敬业,育良好护理服务于促进人群心身健康之中。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