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100例艾滋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及骨髓象改变
发表时间:2014-05-19 浏览次数:1203次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临床常表现为全身衰竭和免疫功能低下,常引起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各种类型的血液学异常可能为艾滋病最重要和最持久的并发症[1]。为正确认识AIDS并发血液病,从而指导临床应用正确的治疗方案,本文对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100例AIDS患者外周血细胞及骨髓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院确诊为AIDS者100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30例;年龄12~62岁。民族分布情况如下:汉族82例,彝族5例,傣族4例,壮族3例,白族2例,纳西族1例,苗族1例,佤族1例,回族1例,地区覆盖除昆明外的云南省其他12个地州。
1.2 外周血检查 外周静脉血常规检查:白细胞(WBC)、血小板(PLT)、CD4+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
1.3 骨髓检查 骨髓穿刺检查:涂片瑞氏染色,计数有核细胞200个,观察造血细胞增生状况及有核细胞形态。铁染色:观察细胞外铁和细胞内铁。成熟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积分观察。
2 结 果
2.1 外周血检查结果 100例AIDS患者中,WBC计数减少者75例(75%),范围(0.3~3.87)×109/L;5例(5%)增高,范围(10.3~29.6)×109/L;在正常范围20例(20%),范围(4.12~9.84)×109/L。部分病例可见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伴胞浆内出现空泡及病原体;PLT减少42例;PLT、血红蛋白和WBC均减少31例,血红蛋白和WBC同时减少38例。CD4+淋巴细胞计数2~191个/微升。
2.2 骨髓检查结果 骨髓细胞学检查:93例患者骨髓增生活跃以上,7例患者出现增生减低现象。检出6例马尔尼菲青霉菌,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象,1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感染性骨髓象,15例反应性骨髓象,2例骨髓象未见异常。骨髓形态学表现:粒系增生,比例减低,大部分例细胞胞浆颗粒明显增多增粗,易见空泡,可见嗜酸或嗜碱性粒细胞;红系增生,比例减低,以中、晚成熟红细胞为主,成熟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少数红细胞大小不一,部分呈低色素改变;部分幼红细胞体小浆少或表现巨幼样变,可见核分裂象/双核/豪周氏小体/嗜碱性点斑等。大部分病例的淋巴细胞比例减低,浆细胞比例增高,可见三核、五核型浆细胞。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血小板单个散在或呈簇状分布。铁染色结果:细胞内铁多为正常,部分病例偏低。
2.3 并发症 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cariniipneumonia,PCP)2例,病毒性丙型肝炎7例,分枝杆菌感染13例,真菌感染21例。
3 讨 论各种类型的血液学异常已被认为AIDS患者最重要和持续的并发症[2]。贫血是AIDS患者最常见的血液学改变,发生率为63%~95%[3],多表现为中度贫血,而严重贫血发生率低(仅为5.9%)[4]。本组资料100例AIDS患者中,有89%例患者出现贫血,其中,轻度贫血27例(30.3%),中度贫血44例(49.4%),重度贫血18例(20.2%)。有报道发现AIDS患者PLT减少发生率可达到40%[5],本组资料PLT计数减少42例(42%),本组资料WBC计数减少75例(75%)。本研究中AIDS患者均为晚期,免疫力低下,CD4+淋巴细胞计数偏低。文献报道CD4+小于200个/微升时易发生感染[6],本组资料统计CD4+淋巴细胞计数2~191个/微升,发生各种感染的概率非常大,其中,并发PCP2例,病毒性丙型肝炎7例,分枝杆菌感染13例,真菌感染21例。本文检出6例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其骨髓象可见粒系增生,易见空泡,淋巴比例减低。马尔尼菲青霉菌本身就侵犯骨髓,加上抗真菌药物极易引起粒细胞减少、PLT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7]。综上所述,掌握AIDS患者血液学异常改变,警惕各种机会性感染,能帮助医务工作者提早对AIDS患者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梁委军.37例艾滋病患者的骨髓象及临床意义[J].广西医学,2007,29(12):1929-1930.
[2]王时书,陈琪,林榕,等.艾滋病患者15例血液改变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2):1326-1328.
[3]VolberdingP,SullvivanP.Introduction:theimportanceofidentif-yingandtreatingcomplicationsofhumanimmunedeficiencyvirusdisease[J].JInfectDis,185Suppl2:S1032-S1040.
[4]AdetifaMO,TemiyeEO,AkinsulieAO.Heamatologicalabnor-malitiesassociatedwithpaediatricHIV/AIDSinLagosAnnalsofTropicalPaediatrics[J].IntChildHealth,2006,26(1):121-125.
[5]LundgrenJD,MocroftA,GatellJM,etal.Aclinicallyprognostic-scoringsystemforpatientsreceiving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resultsfromtheEuroSIDAStudyEJ[J].JInfectDis,2002,185(2):1178-1187.
[6]刘志祥,姚忠红,周芳.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5,24(1):22-24.
[7]RanjanaKH,PriyokumarK,SingTJ,etal.DisseminatedPenicilli-ummarneffeiinfectionamongHIV-infectedpatientsinManipurstate,India[J].JInfect,2002,45(4):268-271.
(收稿日期:201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