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慢性迁延性胃溃疡手术根治前后残胃组织分子病理学变化的观察

发表时间:2012-12-05  浏览次数:1343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冯春善   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外1科,广西崇左 532200

新近的研究认为,血管形成不仅在创伤胃黏膜的修复过程中起作用,其在胃溃疡的发生、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业已证明,与血管生成有关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与纤维组织形成有关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胃溃疡的预防和修复愈合中起着保护性作用[1]。为进一步了解难治性胃溃疡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本文通过对慢性迁延性胃溃疡治疗前后胃底黏膜的VEGF、bFGF的蛋白表达和黏膜下血管计数的观察,探讨其在溃疡病的发病和预后中的意义。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06年1月~2007年 l2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患者,胃镜检查发现有单个或多个圆形、椭圆形,边缘光整,底部充满黄色或白色渗出物,周边黏膜可有充血、水肿的溃疡病灶,经病检排除胃癌,经正规内科治疗(包括应用制酸、抗幽门杆菌和黏膜保护等治疗4周,连续三个疗程)溃疡病变仍不愈合者,诊断为慢性迁延性胃溃疡,并择期行胃大部切除的患者37例为实验组,其中男 26例,女 11例,平均年龄为 48.5±12.4岁,溃疡位于胃窦者28例,位于胃体者9例;选取同期 31例经胃镜证实为胃溃疡的患者经正规内科治疗4周,二个疗程溃疡愈合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 22例,女 9例,平均年龄 47.3±13.7岁,溃疡位于胃窦者21例,位于胃体者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溃疡部位间具有均衡性(P>0.05)。

2.标本采集

实验组于手术前和手术后4~5周内,对照组于确诊后治疗前和正规内科治疗4周后各取溃疡灶以外的远处正常胃组织作送检标本。取材部位,为溃疡对侧或距溃疡5 cm以上胃大弯的组织,将取好的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将石蜡包埋好的组织进行厚度为4 mm连续切片,将石蜡切片进行VEGF和bFGF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显色试剂盒均由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试剂盒提供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细胞胞浆着棕黄色者为阳性细胞;血管标记采用Ⅷ因子法进行标记。双盲法观察血管并计数,400倍镜下选择8个典型视野,计算每个典型视野的平均血管数量。

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资料t检验,两组资料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VEGF在慢性迁延性溃疡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 VEGF的表达部位主要在新生的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及部分粒细胞,有的基膜也可见染色。实验组治疗前VEGF阳性数较治疗后低(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VEGF阳性细胞数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01),治疗后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2.bFGF在慢性迁延性溃疡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

表达部位与VEGF的表达类似,但在纤维母细胞的表达更为明显。实验组治疗前bFGF阳性数较治疗后低(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bFGF阳性细胞数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01),治疗后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溃疡灶外远处胃组织VEGF、bFGF平均阳性细胞数(略)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3.微血管计数

实验组治疗前微血管计数较治疗后低(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微血管数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5),见表2。表2 两组患者溃疡灶外远处胃组织平均血管数量(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讨论

消化性溃疡实质上是胃黏膜层到肌层,甚至全层的胃组织缺损,其愈合不仅需要细胞的移行、再上皮化,而且需要活跃的细胞增生来填补黏膜的缺损以及重新构建腺体细胞。这就需要通过溃疡边缘细胞的强有力的增生分化和肉芽组织的新生来实现,此时需要大量新生血管的形成,提供给细胞增生和分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有研究认为,在慢性胃溃疡的愈合过程中,毛细血管网的形成是最基本的条件[2],实验结果表明,慢性迁延性溃疡的周边组织血管数,较远处相对正常组织少,表明慢性迁延性溃疡患者溃疡修复能力较差,所以较易发生溃疡复发、迁延不愈以及出现其他并发症等[1]。

VEGF是目前已知最强的血管生成促进因子,而且对血管内皮细胞有特殊的专一性。很多研究已证明它对胃黏膜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VEGF能促进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增生及维持胃肠道的完整性,能显著增加胃黏膜血流量,在防御中起重要作用。有报道称,VEGF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组患者黏膜损伤指数由40±6%降至17±6%。组织学坏死深度亦减轻,表明 VEGF能保护黏膜微血管,改善微循环,发挥细胞保护作用[3]。bFGF是一组对中胚层来源的细胞具有强烈促增殖和分化作用的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可以有效地促进血管再生和新生肉芽组织的形成。有研究发现 bFGF和 VEGF在局部缺血的动物模型中显示出强大的促血管作用,研究表明VEGF、bFGF的表达部位主要在新生的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及部分粒细胞,慢性迁延性溃疡周边区VEGF、bFGF的表达明显低于溃疡远处区,而且难治性溃疡组与对照组患者同一区域相比,VEGF的表达明显下降[4]。因此认为,溃疡发病的早期在各种因素刺激下,胃黏膜内或黏膜外的许多细胞通过自分泌、旁分泌等方式,代偿性地增加包括bFGF、VEGF在内的许多生长因子的分泌,以保护胃黏膜,防止溃疡的发生。胃溃疡的后期,致病因素的侵袭超过了机体的代偿范围,使得相关生长因子的分泌不能进一步提高,甚至是下降,从而导致溃疡的复发、迁延不愈,甚至发生穿孔等并发症[5]。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迁延性胃溃疡病手术治疗前,其胃体组织VEGF、bFGF和微血管数量均较对照组治疗前低,治疗后VEGF、bFGF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别不大,微血管数量水平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高,说明慢性迁延性溃疡病患者手术根治后,可显著提高患者残胃组织VEGF、bFGF表达的阳性率和微血管数量,从而提高患者残胃的抗溃疡能力,因此我们认为,慢性迁延性胃溃疡病应当尽早进行手术根治治疗。本组资料表明,当患者胃体组织VEGF阳性细胞数少于35个、bFGF阳性细胞数少于70个时,应当考虑手术根治治疗。

【参考文献】

[1]Hayashi Y,Tsuji S,Tsujii M,et al.Topical Transplant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ccelerates Gastric Ulcer Healing in Rats[J].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08,17(3):223-225.

[2]Komarov FI,Osadchuk AM,Osadchuk MA,et al.Specifics of apoptotic activity and expression of regulatory molecules (Ki-67, Bcl-2) of gastric mucosal epitheliocytes,in the process of Correa's cascade[J].Klin Med (Mosk),2007,85(10):48-51.

[3]Machowska A,Brzozowski T,Sliwowski Z,et al.Gastric secretion,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in the delayed healing of lingual and gastric ulcerations by testosterone[J].Inflammopharmacology,2007,12(1):124-135.

[4]Targa AC,César AC,Cury PM,et al.Apoptosis in different gastric lesions and gastric cancer: relationship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overexpression of p53 and aneuploidy[J].Genet Mol Res,2007,6(3):554-565.

[5]Tsuji Y,Itoh T,Chiba T.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induced gastric ulcers with proton pump inhibitor[J].Nippon Rinsho,2007,65(10):1831-183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