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新兵训练所致疲劳性骨折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12 浏览次数:1166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杨炯 解放军第12医院 外二科,新疆 疏勒 844200
何伟 解放军第12医院 外二科,新疆 疏勒 844200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陆军某部2006年度参加为期3个月基础训练的新兵600人。所有训练科目及日常生活环境相同,训练计划由作训部门统一制定,各种原因所致未完成训练全程者和中途调入者不列入调查对象。
1.2 方法 开训前积极宣传此项调查的意义,使其能够汇报真实情况,及时登记并予以适当治疗,每周逐连巡诊3次,并给予相应处理。
1.3 诊断标准 (1)小腿某部位无明确原因的固定疼痛,随训练强度的加大而加重;(2)体检:沿骨干长轴有固定压痛线,伴或不伴局限性隆起、软组织肿胀;(3)排除浅表炎症或软组织疾患;(4)X线片示骨膜增厚,骨小梁或骨皮质的连续性中断,或有纺锤状骨痂形成。具备(2)(4)项再加(1)(3)任一项即可诊断为疲劳性骨折。
2 结果
2.1 发生率 共发生疲劳性骨折77例,发生率为12.8%(77/600)。其中胫骨疲劳性骨折64例,占所有疲劳性骨折的83%,趾骨发生8例占10.4%,腓骨5例,占6.5%。双侧胫骨同时发生者12例;无同一骨骼发生两处以上骨折。
2.2 胫骨疲劳性骨折时间分布 以开训后4~6周最高,共发生38例,占疲劳性骨折伤员总数的49.4%(38/77)。
2.3 胫骨疲劳性骨折部位分布 60人胫骨疲劳性骨折70例次,其中以胫骨中l/3前内侧为最多,共发生49例次,占胫骨疲劳性骨折的70%,其他部位占30%。
3 讨论
骨骼是一个动力性组织,它随应力改变而增强和改造。当应力集中时可使骨骼强度降低。疲劳性骨折是一种累积性应力损伤,是由于反复阈下刺激所引起的骨连续性破坏。因此多见于战士(新兵训练期间)和从事体育、舞蹈等人员。其特点是受累部位骨小梁断裂和修复同时进行。间歇性或周期性应力增大时,这种损伤不断积聚,当超过肌体修复能力,微损伤的裂隙增加到足够大时就会产生疲劳断裂,即骨的疲劳性骨折[2]。本组60例病人无明确外伤史,均在训练中逐渐出现。
3.1 致伤科目及其致伤原因 疲劳性骨折从时间分布上为开训后4~6周,结合其训练计划,该时间段中体能训练强度加大,主要为增加了5 km 越野及400 m 障碍训练。故认为其为主要致伤科目。其原因可能为:(1)训练中不能很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如在跑动过程中全脚掌着地,相应的膝髋关节亦处于伸直位,不能很好地吸收运动中的能量,集中于胫骨产生累积性损伤:(2)队列训练中产生的骨质轻微损伤在未能完全修复时遭受突然增强的训练强度时使损伤超出修复能力;(3)一侧下肢受伤(包括疲劳性骨折或其他形式的损伤)后未能及时休息,在训练中保护性地将体重转移到对侧下肢,使对侧骨骼所受疲劳增加,超出其受力范围,导致健肢或双侧先后发生疲劳性骨折。
3.2 解剖因素 小腿肌肉从前外侧、后侧和外侧附着并包绕胫骨,使其前内侧形成“肌肉空白区”[2]。由于其前外侧,外侧及后方肌肉的作用,形成了前内侧的疲劳,尤其集中于其中1/3的最大弯曲处,反复累加使局部骨小梁断裂造成骨折。
3.3 训练组织及物质条件方面 (1)训练科目安排不合理:未将军政科目、室内室外科目、军体科目和战术、射击等科目协调穿插进行;也未按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的原则实施。(2)训练场地过硬:5 km 越野跑全部人员大部分时间均在水泥路、柏油路上练跑。器械场地不合格,有的沙坑以土代沙。(3)训练中穿着硬底鞋:有的在5 km 越野跑训练时,穿部队下发的大头鞋,鞋底均较硬,缺乏弹性,不具缓冲功能,易致骨疲劳损伤。(4)训练缺乏科学性:大部分的连队除正常课表训练外每天早晚搞2次5 km 越野跑,大大超出了参训者的生理承受能力,这是造成疲劳性骨折的另一主要原因。训练强度大、时间长,容易进入疲劳期,训练课表安排均未避开疲劳期,甚至有的战士已经出现了疲劳性损伤的症状也得不到尽早治疗。
3.4 治疗及预后 疲劳性骨折多为不完全骨折,是一损伤与修复同时进行的病理过程,如能及时发现及早作出诊断,终止进一步加重损伤的外因,损伤之骨质便可很快修复,一般不遗留不良后果。我们的经验是一经发现即停止强度训练,全休3~6周,期间可配合局部热敷和理疗,不使用外固定,疼痛或肿胀较剧者仅予以对症处理,所有病例均痊愈。对局部症状较重,X线表现骨折线明显者,可行石膏外固定,这样有利于局部制动修复,并可防止再损伤而发展为完全骨折。
3.4 预防 (1)制定合理训练计划:强调循序渐进,防止训练强度突然增加;避免平时较少训练甚至不训练,待接到上级命令后再集中起来进行高强度、长时间训练。正确的做法,对刚入伍的新兵,应在体能得到有效提高后,循序渐进地加大训练强度。(2)教育新兵树立足够的信心,努力掌握训练要领。(3)防止带伤训练,否则会造成恶性循环,不但训练成绩上不去,而且还会影响新兵的身体健康。(4)选择合适的训练场地及设备,如平整的泥土或沙石场地。但不宜选择过于柔软的场地(如草地),因为这种场地虽然可减少冲击力,但易致膝、踝扭伤。(5)加强宣教工作,提高指挥者认识程度。卫生队基层军医应深入训练基地,加强医疗监护,加强医学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官兵对疲劳性骨折的发病原因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赵书友.解放军健康教育教材[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321-322.
[2] 袁 涛,马 彪.应力性骨折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5,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