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免疫学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15-04-16 浏览次数:1775次
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解决问题的环节,也是增强学生实验技能和科研素养的环节,在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免疫学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业必修课,是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2]。鉴于目前免疫学实验普遍落后于理论课的现状,笔者结合实际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建立了从基础到综合、再到探索性实验的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保留经典性实验,激发创新意识 科学实验在现代免疫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使用的免疫学实验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免疫学发展史上的标志性成果,其背后蕴含着无数免疫学大家勇于开拓创新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因此,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时,应注意保留经典的、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的、可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实验[3]。例如在进行ABO 血型抗原的检测时,除了加常规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外,可以增加背景知识的介绍,奥地利学者Landsteiner首先在研究抗原特异性的过程中发现了抗原表位,随后根据红细胞表面抗原表位的不同对其进行ABO分型,继而提出同型输血的原则,并解释了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病机理,挽救了无数生命。随着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的讲述,貌似简单的实验在学生眼中会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学生对实验思想和设计思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此时,我们往往趁热打铁给出思考题“已知A生为A型血,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测其他同学的血型”。到了这一环节,刚受到探索求知教育的学生,学习主动性非常高涨,认真思考,热烈讨论,踊跃回答,其创新意识与科学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
2展示虚拟性实验,开拓科研视野 面对不断涌现的免疫学新知识、新技术,笔者结合教材在相应环节增加前沿进展内容,及时将学科最新的研究动态、研究技术、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多新的科技信息,感受更多先进的仪器。限于国情,很多新的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很难快速进入本科生的实验教学活动中,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描述或文字叙述不足以满足学生被激起的强烈的求知渴望[4]。有鉴于此,笔者开设虚拟性实验,通过购买和收集相关的音像教材,包括G FP转基因小鼠的诞生、肿瘤疫苗的问世、活细胞工作站镜头下的精彩故事、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等,将这些探索过程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其日后的创新活动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而且激起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亲自动手参与科研的欲望。另外,笔者非常注意科研成果转化教学。例如在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实验时,可以提前将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操作,包括组织切片的制备、特异性一抗及荧光标记二抗的结合与洗涤、荧光显微镜的使用等用录像机拍摄下来,在课堂上播放,使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掌握具有完整性,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加综合性实验,启迪科研思维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笔者安排2~3次课交给学生进行综合性实验设计。通常由教师立题,例如“检测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含量”;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梳理相关的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自肘静脉采血后首先分离单个核细胞,之后可以采用绵羊红细胞进行E玫瑰花环实验,也可以利用T细胞有丝分裂原进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还可以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进行流式细胞分析或免疫磁珠分选),列出实验中用到的仪器、试剂,设计详细的实验方案;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但教师可以给予具体的技术指导;实验如果失败要分析原因,总结后重新开始,直至完成实验;最终,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按照论文的格式来书写,即包括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引言、实验方法及实验过程、结果及讨论、参考文献。)。通过这种动态的、连贯的实验,学生能够领悟到科学研究其实是一个完整有机的过程,只有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最终实验结果的可信性与可重复性。同时,综合性实验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医学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4尝试探索性实验,提高创新能力 为鼓励学生钻研实验,满足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在完成基础性和综合性实验之后,笔者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吸引学有余力的优秀本科生自由组成团队、自主安排时间开展探索性实验,或称研究型实验。与综合性实验比较,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实验目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方向,广泛查阅有关资料后自行提出的[6]。其中部分实验,如“调节性T细胞在孕期弓形虫感染致不良妊娠结局中的作用研究”、“宫颈癌肿瘤组织浸润淋巴细胞的作用研究”、“脐血造血干细胞的体外分离与扩增的研究”等进展顺利,已取得了可喜的实验结果,有望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参与探索性实验学生的文献阅读和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动手和团队协作能力、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这为其将来从事基础研究抑或临床实践工作提供了竞争砝码[7]。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今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的主要目标[1]。笔者在保留部分经典性实验的基础上,辅以其他多种实验教学形式开展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实验教学活动中,笔者将就如何建设开放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以适应多种实验教学形式展开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
5参考文献
1]黄成华.医学院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建设[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2):1476.
[2]吴艳峰,曹雪涛.关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 27(5):468.
[3]王婷婷,沈苏南,窦环,等.以病原诱导疾病为基础的细胞免疫学实验技能培养[J]. 医学教育探索,2010,9(5):684.
[4]朱伟兴,李新城,廖志凌,等.学生为主体改革实验教学[J].高校教育管理,2010,4(1 ):51.
[5]王以薇,路新丽,王莉,等.加快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改革步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J].吉林医学,2011,32(34):7424.
[6]谢蟪旭,王萍,向琳,等.从我校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与创新性实验计划看医学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19.
[7]方丽梅.实施研究型教学,推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8):140 .
[收稿日期:2013-09-08编校:陈伟/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