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健康教育学》

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及健康教育现状

发表时间:2014-10-20  浏览次数:1767次

处于性活跃期的青少年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主要受害人群。据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11月发布的全球艾滋病疫情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底,全球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3400万人,其中新增感染者250万人,170万人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在新增加的HIV感染者中,15-24岁的青少年约占42%。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个病例以来,艾滋病流行在主要传播方式和受感染人群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流行早期的以经血传播为主、以静脉吸毒者和既往供血员为主要受害人群,逐渐演变成目前的以性途径传播为主、以异性多性伴和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主要受害人群。据中国原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1年Il月发布的((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报告,截至2011年底,估计全国存活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当年新发生的HIV感染者约4.8万人,艾滋病相关死亡约2.8万人。在每年新检测发现的HIV感染者和患者中,学生的感染者和患者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占当年病例报告总数的比例从2006年的0.96%升至2011年1-9月的1.64%。感染的学生中,经同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8%升至2011年1-9月的55.5%,经异性传播比例从4%上升到19.3%。艾滋病疫情报告和一些调查数据均提示,青少年,包括在校大学生,受到HIV感染的威胁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高校学生面临艾滋病的问题,本研究对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现状和艾滋病相关知识情况做一综述。  1 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现状  随着报告大学生中HIV感染者病例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群体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重点人群越来越受到关注。该人群具有以下特点:当代大学生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思想解放、个性张扬,但自控能力低,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的比例较高。在北京、湖南、青海、广东等多地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或无所谓态度的比例非常高,为59.3%-82.76%,男生高于女生11.9%的人至今有过3个以上性伴,45.3%的人在认识1个月至1年之间发生了性行为,16.8%的人认识2天一1个月内发生性行为,8.4%的人甚至认识2天内就发生性行为。认为商业性行为是违法行为的大学生只占19.8%。目前已有性经历的大学生比例为9%18.1%,有性行为的学生中,16.67%的男生曾使性伴侣发生意外妊娠,6.06%的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  近年来,我国主要大城市的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艾滋病感染率上升明显,从2007年的2%上升至2011年的6.3%,其中,有一定比例的感染者是在校大学生,且该比例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大学生中的MSM已成为全国大中城市不可忽视的活跃的MSM人群91。刘达临等曾做过一个超过万人的大规模调查,发现7.0%的男性大学生有过男男性行为经历。另有多项调查表明,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中有30%的性伴为陌生人,近6个月60%发生过无保护肛交,55%未使用安全套,14%的人曾参与多人性交,11%的人有过商业男男性行为。若检测出感染艾滋病,89.9%的人会改变危险性行为以避免传染他人,7.6%的人会保持和以往一样的生活方式,2.5%的人还会更加放纵。  2缺乏安全防护意识  大学生性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各种研究表明,高校学生对艾滋病存在威胁的感知度不高,只有59.2%的学生意识到身边可能存在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还有巧%的人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远〔73},只有6.14%的学生认为自己可能会受到艾滋病威胁。大学生中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0.3%a,在性交易的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也仅为22.6%o大学生在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孕(占84.6%),只有38.5%的人是为了防病。马瞧勤等的调查表明,大学生中1.5%曾被诊断患有性病,但考虑到很多性病没有明显症状,以及部分学生因为各种顾虑、害羞、经济等原因讳疾忌医,其性病实际感染率可能会更高”。当怀疑自己患有性病时,77.11%的学生愿意去公立医院看医生,16.13%的同学去私立医院或自己处理。  这说明大学生中很多人的性行为是随意性和无保护性的,存在防病和性行为相分离的现象。  3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情况  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能够预防艾滋病,也没有能够根治艾滋病的药物。2007年7月在南非举办的第13届世界艾滋病大会提出“行为干预是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这一基本共识u8}。健康教育被认为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最有效手段,以改变危险行为及不良生活方式为目的的健康教育干预在预防艾滋病流行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9'01988年,泰国报告约1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1991-1992年增加到50一60万人。通过积极和广泛的全民艾滋病预防控制宣传和行为干预,泰国在1987-2006年间约减少了2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乌干达从1990年起对公众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使得孕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从20%-30%下降到1996年的5%一10%`z0}。各国的经验表明,广泛、深人、科学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2004年,我国成立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一2010年)》,其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由于近年来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大学生群体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情况较好,尤其对于艾滋病传播的三大主要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的知晓率较高,约为80%一92%fzpo但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的了解仍不全面。多项调查表明,大学生对非传播途径如“蚊虫叮咬不传播”和“与艾滋患者同泳池游泳不传播”等的认识较为模糊。很多学生在学校接受过艾滋病预防方面的宣传与教育,但只有21.5%的学生满意学校当前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10.9%的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能接触到的渠道所提供的性病、艾滋病相关信息充足;92.7%的调查对象不知道哪里可以提供艾滋病白愿咨询检测服务。学生对信息的了解途径排序为:广播电视、书刊报纸、网络等。而且网络上的知识虽然丰富,但资源具有隐匿性,不能保证其正确性,错误知识容易误导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参加艾滋病、性病的相关知识培训。马迎华等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6924名大学生和231名教师的调查表明,最受大学生喜爱的预防艾滋病教育授课方式主要是专题讲座(36.0%)与社会实践活动(30.3%)。但高校教师目前授课的主要形式多为如何办宣传栏或展板(42.9%)和发放资料(32.%)即:学生希望学习的相关知识与目前教师的讲授内容之间尚有差距。此外,在“艾滋病日”集中宣传的现象仍然存在,缺乏持续性和针对性。  综上所述,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后期,思想和行为都较为活跃,恋爱和择偶已成为校园生活无可回避的问题。但由于安全防护意识不足,大学生群体正日益成为艾滋病传播的易感人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系统、持久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在教学中增加一些案例和情境分析,将性病艾滋病预防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避免空谈艾滋病基本知识和预防原则,增强大学生应对危险情景和拒绝不安全行为等方面的能力,提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减少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4参考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WHO). Global summary of the AIDS epidemic 2011[OL].http://www.who.int/hiv/data/2012_epi_core_en.png,.  UNAIDS. UNAIDS World AIDS Day Report-2011 Core Epidemic Slides[M].Geneva,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 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M].{H}北京,2012.  焦艳,黄琳庆. 90后高校大学生心理及行为特点探析[J].首都教育学报,2011.58-61.  常春,孙昕霙,史宇晖. 中国大学生与艾滋病相关的性安全研究[J].{H}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170-172.  张丝艳,徐震雷. 北京市四所高校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相关因素调查[J].{H}中国性科学,2010,(2):3-9.doi:10.3969/j.issn.1672-1993.2010.02.001.  王志英,黄连成.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的认知程度、性态度及性行为的现状调查[J].{H}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77-581.doi:10.3870/j.issn.1672-0741.2010.04.036.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 中国艾滋病形势与应对2012[OL].http://www.unaids.org.cn/cn/index/page.asp?classname=China% E2% 80% 99s+Epidemic+%26+Response+ &id=197&class =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