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6-06 浏览次数:1249次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的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以保护和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预防接种是控制乃至消除相关传染病的根本措施,健康教育是保证预防接种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1 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1.1 预防接种是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对机体进行接种,使机体对相应疾病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相应的传染病。预防接种不仅是一种方便、有效和经济的手段,而且是控制以至最终消灭某些传染病最根本的措施。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工作手段,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 在社区进行儿童接种摸底调查时发现,许多儿童未接种的原因是因为缺少信息。城市居民中,因绝大多数儿童都在正规医院出生,在其住院期间,健康儿童均被进行了接种,同时,对家长进行了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所以该部分儿童都能按照免疫程序规定完成疫苗接种;新生病弱儿在其病愈后也进行了补种。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迅速增加。这部分人口由于卫生保健知识匮乏,甚至其中一部分为逃避计划生育在家中分娩,所以造成这部分儿童疫苗的漏种,对该儿童群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还有的儿童在出生当地进行了部分疫苗接种,到新的城镇后,不知道接种时间、地点等等,产生漏种,这就需要对这些方面信息进行传播。1.3 预防接种门诊常见的是疫苗的一般反应,这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多为一过性,二、三天可自行恢复。但是由于许多家长缺乏预防接种常识,致使部分儿童一般反应加重,在造成儿童身心痛苦的同时又耗费家长的精力与时间。有的儿童在进行预防接种后,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烦躁不安、腹泻等)易使家长误作感冒及肠炎等疾病而使用抗生素,导致疫苗接种失败;另一方面,许多家长对儿童接种后出现的局部反应,如红肿热痛等不了解,误以为接种人员操作不严谨引起的感染,计划免疫人员通过积极耐心与家长沟通,既可消除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的误解,减少医患纠纷,也有利于儿童早日康复 。1.4 对一部分特殊儿童,如患有结核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肝肾等慢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免疫缺陷等这部分儿童,因为身体原因暂时不能接种疫苗,通过与家长沟通可使家长了解疫苗的特性,告知他们需经过临床安全评估后再进行预防接种,可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2 健康教育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2.1 在产妇分娩住院期间,医护人员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并发放接种登记卡,告知家长出院后15天内到居住地的预防保健机构办理预防接种证,计免人员在办理预防接种证时向家长发放《预防接种儿童家长知情同意书》,让家长了解预防接种的疫苗种类、相关传染病的危害、接种时间、接种前后注意事项以及家长在此方面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日常接种工作中,告知相关疫苗作用、禁忌症、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以及处理措施,使家长充分了解疫苗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2.2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儿童家长缺乏卫生知识,对预防接种认识不足。不少人认为疫苗可打可不打,造成疫苗脱漏率高[1]。流动儿童是预防接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家长卫生保健知识匮乏,存在不打预防针也不会得病的侥幸心理,还害怕打预防针收费,所以不按时带儿童进行预防接种。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发动社区居委会基层力量,定期调查摸底,面对面、通俗易懂、有针对性的宣传,以提高他们主动寻求预防接种服务意识;其次,运用现代传播学手段理论技术,如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在居民中树立预防接种有益的价值观念,提高接种率;再次,加大现场宣传力度。在接种门诊各室显著位置公示相关内容,包括预防接种工作流程,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二类疫苗接种服务价格以及接种服务咨询电话、留观醒目提示等,让家长了解疫苗的物理学特性、适用症等,提高家长对疫苗的认识,取得家长配合[2]。2.3 在接种时将疫苗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原因向家长解释清楚,以便儿童出现反应后家长不再出现惊慌失措。大多数婴幼儿注射疫苗后局部和全身反应较轻微、短暂,不用做特殊处理,这是接种疫苗后常出现的正常反应。极少数孩子会有头疼、头晕、发热、乏力和全身不适等症状。个别孩子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这些反应一般在1-2天内自然消失。局部反应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热、痛或淋巴结肿大,多数1-2天,少数3-5天自然消失。孩子接种后出现轻度发热和局部反应可不用去医院,指导家长多给孩子喂水,局部给于热敷,加强生活护理和观察。如果体温过高并有其他急性反应,家长则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3 健康教育开展效果讨论3.1 提高免疫接种率:通过在预防接种中开展了健康教育,使许多家长更多地了解预防接种知识由被动变为主动带儿童接种,大大提高了儿童接种率,提高了疫苗接种效果,有效的控制了相应传染病的暴发流行。3.2 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通过在预防接种中实施健康教育,使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有良好的心态配合接种,并筛选出有疫苗禁忌和需延后接种的儿童,极大的提高了预防接种的安全性。3.3 随着不断实施的扩大免疫规划,给预防接种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预防接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要求广大预防接种工作者要树立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不断增强人口身体素质做出贡献。【参考文献】[1] 黎桂福。浅谈预防接种工作中亲情服务的作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0):36-38.[2] 景红卫。全程护理干预,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