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潜水心理干预的实践与体会
发表时间:2014-05-26 浏览次数:2110次
饱和潜水是援潜救生等潜水保障任务的重要手段,是诸多潜水方式中作业效力较高的一种潜水方式。此种潜水方式需要有配套的潜水设备以及完善的技术条件作支撑,同时对潜水员和医学保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饱和潜水一般适用于大深度潜水作业,不仅要求潜水员有精湛的潜水技术,更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我部于2010年9月在某海域组织了模拟实战条件下60 m饱和潜水训练。在此次训练医学保障过程中采用了心理干预的方法,主要采取现场讲课、个别咨询、沟通交流等方式,对潜水员进行心理调适和引导,消除潜水员的一些心理障碍,对完成大深度饱和潜水训练起到了积极作用。
1 饱和潜水心理干预的重要性随着人类对海洋研究开发的不断深入,潜水员已成为诸如矿产开采、石油开发、援潜救生等许多领域不可缺少的人才。潜水员从开始选才到最后能独立潜水活动,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但是由于潜水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工作环境潮湿、寒冷、黑暗、水流、压力高、通讯困难、孤独等不良因素的共同作用可加大潜水作业的难度。潜水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潜水员心理素质不良造成的。如在水流比较急的情况下,潜水员由于过度紧张害怕而放漂,过度关紧了腰间调节阀而导致缺氧窒息。可见,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潜水作业非常重要,某种程度上可减少潜水事故的发生。
有研究和实例证明,在执行重大、危险任务和发生突发事件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可起到缓解痛苦、调节情绪、塑造社会认知、调整社会关系、整合人际关系、鼓舞士气、引导正确态度、矫正社会行为等作用。有效的心理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上、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情绪,恢复心理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在饱和潜水中,由于氮麻醉、氦语音、氧中毒、高压神经综合征可对潜水员造成生理和心理障碍,心理干预的提前介入可减少某些潜水疾病的发生。
2 心理干预的主要做法
2.1 把好潜水员选拔关饱和潜水不同于一般潜水,对人和设备的要求都特别高。潜水员选拔是对潜水员的文化程度、体格、生理、心理素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是潜水员职业适宜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潜水员心理选拔是根据潜水活动的特殊需要,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参加训练的潜水员进行心理素质的检测与评定。选取心理素质较好、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强、善于沟通和交流、潜水技术过硬的潜水员,作为本次饱和潜水训练的对象。
2.2 组织心理学专家对潜水员的心理素质和能力进行培养和评估在前期针对性潜水训练中,注重潜水员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训练中设置一些特殊环境,让潜水员独立完成某项任务,通过训练提高了单个完成任务的能力,同时在心理上树立一种自信心。在潜水实践中逐渐培养潜水员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对潜水作业的技术保障力量与训练,在医疗门诊中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对潜水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心理学专家对潜水员的心理活动作一个综合性评估,并为每名潜水员建立健康档案。潜水员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活动通常带有个人色彩,人类的知、情、意、行虽有共性,但由于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每个个体又有不同的体格和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能力、气质、个性和心理运动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这些特征或有利于潜水活动或不利于潜水活动,那些心理素质适宜于水下作业的潜水员,在潜水活动中无疑比不适宜于水下作业的潜水员效率更高,风险更小,对心理适应能力较弱的潜水员,心理学专家采取个别心理干预和心理辅导。
2.3 心理干预贯穿于整个训练活动的始终在训练前充分搞好思想动员,使潜水员明白此次训练的意义,增强责任感和自豪感。设备和技术上的有效保障是保证训练完成的基础,鼓励潜水员在进舱前打一次亲情电话,与家人进行电话沟通,解决潜水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让潜水员无后顾之忧,让潜水员安安心心进舱、平平安安出舱。在饱和舱加减压期间,要求潜水员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工作、学习和休息,心理学专家经常与潜水员进行一些互动小游戏,消除潜水员的烦燥情绪。鼓励潜水员读一些有益的书籍,写一些有趣的生活日记,空余时间参加一些有益的娱乐活动,同时调节好伙食,使潜水员营养搭配合理。每天定时播放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让潜水员心情得到充分放松。另外,上级领导经常通过电话慰问舱内潜水员,肯定潜水员取得的成绩,提高了潜水员战胜自我的信心和能力。
3 体会
3.1 建立和完善潜水训练心理干预体制,确保心理干预在潜水训练中得到有效的发挥 在执行任务之前,领导对医学保障工作作了指示,明确了目标,分析了形势和任务,并详细分工,制定贯彻整个训练过程的医学保障方案,使心理干预工作自始至终不脱节。每天坚持晚交班制度,分析潜水员的心理状况和存在问题,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坚持与潜水员进行沟通交流,知道潜水员在做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有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潜水员以高昂的斗志完成训练任务。
3.2 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干预方法在训练前,心理学专家编写了心理健康等一批宣传资料,分发到每个潜水员,让他们进行自我调节和矫正,通过心理测试、座谈、问卷调查,掌握潜水员的心理状况,让每名潜水员作自我剖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潜水训练中作一些针对性的心理训练。让有经验的潜水员讲一些自己的经历,讲如何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把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经验,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潜水技术。通过播放一些宣传教育片,激发潜水员与困难作斗争的斗志和勇气。
总之,通过这次饱和潜水训练医学保障心理干预工作的实践,证明心理干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潜水员未发生心理上和身体上的疾病,当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平时要加强普及心理卫生的力度,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加强平时心理训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目前,防救部队担负的使命任务越来越重,不仅要求潜水员具有良好的军事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把潜水员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纳入到每次训练中去,把心理素质能力作为选拔和考核潜水员的基本条件之一,把潜水医学保障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真正保证每名潜水员的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陶恒沂. 潜水医学.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63-270.
[2] 刘俊松,王瑞淦,林琳. 潜水员自尊、生活条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1, 18(6): 36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