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150例
发表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1125次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并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不过当前在我国年轻人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颈椎病在病理上可造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1]。同时也对患者的心理有所伤害,产生焦虑、忧郁等症状。颈椎病属于祖国医学的“骨痹”、“阴痹”等范,其主要的病机是肝肾不足、督脉空虚筋骨失养[2-3]。在治疗中需要扶固阳气、通督强脊,多采用手法推拿、针灸、理疗等[4]。笔者具体探讨了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颈椎病患者。纳入标准: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年龄20~60岁;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25~59岁,平均(39.52±1.4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平均(12.56±0.33)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根据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与病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理疗治疗,用拇指指腹与食中指指腹对应,点揉点按三条阳经于颈项部腧穴及夹脊穴,时间在3min左右。从风池穴到颈根部,用拇指与食沿着督脉和三条阳经上下往返操作3min,1次/d,持续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取穴肝俞、肾俞、行间、睛明、听宫、翳风,入针3~5mm,留针15min,1次/d。耳鸣、耳聋者加取风池、曲池、耳门;眩晕者加取天柱、翳风;落枕者加取大椎、天柱。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疗效标准:显效:颈椎功能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颈椎功能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与颈椎功能无改善甚至反而加重。两组在治疗前后采用颈椎多功能测试训练系统检测颈椎前屈活动度。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3%和8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颈椎前屈活动度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颈椎前屈活动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活动度都明显提高,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颈椎病是以颈椎间盘慢性退行性为主的病变,可出现颈臂麻木、疼痛、头晕、焦虑、抑郁等临床症状。现代医学认为颈椎间盘退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因,颈部的肌肉和韧带维持的颈椎生物力学平衡被打破是发病的主要诱因。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多数能自行恢复、时轻时重,只有当症状继续加重而不能逆转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引起重视[5]。在中医治疗中,手法理疗方法应用比较多,其方便简单、无痛苦、见效快,已为广大患者所接受。而在针灸治疗中,其可促进肌纤维的收缩和伸展活动,增强了肌肉的张力、弹力和耐受力;其可以消除肌肉的疲劳,提高肌肉得活力和耐受力;可以恢复环枢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解除了对组织的牵拉、扭转、压迫刺激,是推拿的强项[6]。本组资料中治疗后治疗组与 ·2376· 吉林医学2014年4月第35卷第11期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3%和8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颈椎前屈活动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颈椎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颈椎前屈活动度,值得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贾 杰,赵京生.脏腑背俞主治与足太阳膀胱经之关系[M].中国针灸,2005,25(6):414.
[2] 汪国宏,吴建闲.推拿疗法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9):849.
[3] 曾 芳.通调督脉治疗老年痴呆的理论探讨[J].四川中医,2004,22(9):19.
[4] 陈少清,王诗忠,宋红梅.我国保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系统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1):1209.
[5] 宋红梅,陈少清,王诗忠,等.保守疗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46):9149.[6] 王诗忠,林汉凌,宋红梅,等.我国保守疗法治疗经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3):331.
[收稿日期:2013-12-09 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