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43例
发表时间:2012-12-17 浏览次数:940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李凯云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妇幼保健院(466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其中门诊患者60例,住院患者26例;男性58例,女性2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7岁,平均42.5岁;病毒性肝炎61例,中毒性肝炎25例;病程1~7天66例,8~15天20例;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0~99 U/L 18例,100~199 U/L 24例,200~299 U/L 17例,>300 U/L 27例;总胆红素(TBIL)17.1~34.2μmol/L20例,34.3~68.4μmol/L 24例,68.5~136.8μmol/L 31例,>136.8μmol/L11例。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甘利欣150 mg,茵栀黄注射液30 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口服护肝片4片,维生素C 2片,维生素B 2片,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清肝退黄汤:茵陈25g,栀子12 g,威灵仙30 g,六月雪15 g,大黄(后下)10 g,败酱草20 g,垂盆草20 g,田基黄20 g,赤芍药15 g,党参20 g,薏苡仁30 g,焦山楂、神曲各20 g,清黄散2 g(另服)。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治疗期间尽量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忌食肥甘厚腻,14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血清ALT、TBIL正常;有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血清ALT、TBIL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无效:治疗半月以上症状体征无改善,血清ALT、TBIL未见下降或持续上升。
2.21 治疗组43例,显效36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67%。复发原因为:劳累及擅自饮酒而致。对照组43例,其中显效32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83.72%。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显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1例急性乙肝患者,其余均获效,
3 讨论
急性黄疸型肝炎归属于中医黄疸中 “阳黄”的范畴,本病多以实证为主,医家认为其多为外感湿热疫毒之邪,或饮酒过度,七情内伤而致中焦蕴积,侵犯脾胃,熏蒸肝胆,使肝脏失于疏泄,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所致。临床多表现为腹胀,纳呆,厌食油腻,脉象弦滑有力,舌苔多黄厚而腻,尿黄等一派湿热壅遏之象。因此,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当以清热解毒,祛湿退黄为法。自拟清肝退黄方针对湿热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病因病机而设,其功能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以祛邪为主,兼顾肝胆脾胃功能以扶正为辅。方中茵陈清湿热、退黄疸,是中医治疗黄疸之必备药,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茵陈还具有抗病毒的作用,且还能促进胆汁酸分泌,增加胆汁酸中胆酸和胆红素的排泄量[3];栀子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其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能增加胆汁分泌,促进胆红素代谢;六月雪与败酱草均清热解毒,两药有保肝利胆作用,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大黄功能清热通肠,凉血解毒,对实验性CCl4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对HBsAg有抑制作用,尚有降酶和利胆功能;垂盆草清热利湿、解毒,能稳定肝细胞膜,降低ALT;威灵仙、田基黄利胆退黄,能促进胆汁分泌;湿热疫毒易入血分,故酌配赤芍以清热凉血、化瘀解毒,其对肝细胞DNA的合成有明显增强作用,尤其在黄疸明显时,用之有利于退黄和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党参、薏苡仁补中益气、健脾渗湿,党参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调节免疫系统,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焦山楂、神曲能增加胃中酶类活性,促进消化液分泌,起到和胃消导、助运化的作用;清黄散由青黛和白矾组成,其中青黛善于泻散肝经郁火,为清肝凉血解毒之品,有抑菌抗病毒作用。白矾清热退黄,对大鼠胆汁流量影响的实验表明其有明显利胆作用。诸药合用,疏肝利胆,枢利中焦,共奏清热解毒,祛湿退黄之功,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13(4):241-247.
[2] 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3:252.
[3] 安浚,周玉中,张桂明.中国临床医学研究[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5:16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