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手段对地震灾区儿童营养不良的干预和评价
发表时间:2012-12-13 浏览次数:1082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徐丽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内儿科住院部,四川 北川 622750
采取中西医结合手段对震后营养不良的患儿开展积极救治,为震区尤其是玉树灾区儿童营养不良的救治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于2008年7月~2009年7月共接诊因受地震影响而发生营养不良的患儿116名,排除患有相关疾病者后,共得到79名儿童。实际体重是身高标准体重的90%~110%为正常,80%~89%之间为轻度营养不良,70%~79%之间为中度营养不良,低于70%者为重度营养不良[1]。随机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个月~12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2个月~12岁。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补充营养素、益生菌、消化酶制剂。按病情轻重和消化能力强弱循序渐进增加热量和蛋白质。轻度营养不良,可从每天热量250~334 kJ(60~80 kcal)/kg开始,较快较早添加含蛋白质和高热量的食物;中度及以上营养不良,每天热量则从167~250 kJ(40~60 kcal)/kg开始增加。当增加能量至满足追赶生长需要时,一般可达628~711 kJ(150~170 kcal)/kg[2]。并配合中药加减治疗(党参6 g,炒扁豆4 g,陈皮4 g,炒当归6 g,神曲6 g,槟榔4 g,使君子4 g,山楂6 g,炒莲仔6 g,薏苡仁6 g,茯苓6 g,甘草2 g),1剂/d,水煎服,分数次服。对照组:采用治疗组中的西医疗法。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生化指标恢复正常者为痊愈;症状体征部分消失,生化指标提高者为好转;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生化指标无改变者为无效。
2.2 两组疗效的对比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从第21天开始两组的痊愈数出现显著性差异;在获得相同的痊愈人数的情况下,治疗组的疗程比对照组要短5 d左右。轻度、中度、重度营养不良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92.9%、93.8%和100.0%、86.7%、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中每一种营养不良的有效率都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根据国际经验,灾害之后半年灾民即可出现营养不良,而婴幼儿会更早地出现营养不良。汶川震后4个月的调查结果证实了这一客观规律的存在:北川羌族自治县和阿坝藏族自治州理县18~24个月龄儿童的低体重率达到了12.6%,生长迟缓率也比2005年的同龄儿童的调查数据高出了30%~40%;北川18~24个月龄儿童的消瘦率达到9.1%[3]。消瘦率反映的是儿童急性蛋白质—能量缺乏,该类营养不良即使在我国贫困农村,2005年的数据也仅为3.9%[4]。
3.2 本院在中医方面多采用具有健脾开胃及驱虫功效的药物。本次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能够互相弥补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5]。西医的病因治疗配合中药消积导滞,益气健脾,可以促迸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并能对患儿全身器官系统功能进行综合调理。除以上外要督促家长让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多室外活动,多管齐下使震后患儿的营养状况恢复正常。
4 参考文献
[1] 叶广俊.儿童少年卫生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68.
[2] 薛辛东.儿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6.
[3] 周杰林,李 廷,王初容.汶川震后农村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9,21(10):35.
[4] 张春莲,汪春红,易国勤,等.浠水县贫困农村学龄儿童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J].2005,26(9):736.
[5] 潘华峰,邓乔丹,徐志伟,等.发挥中医药作用促进地震灾区灾后重建[J].2009,17(6):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