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中医临床》

穴位埋线及穴位注射的临床和机制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4-08-15  浏览次数:1688次

  穴位埋线及穴位注射疗法是目前临床巨广一泛应用的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外治法,穴位埋线疗法是将不同型一号的羊肠线或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埋入所需穴位,通过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生理物理和生物化学刺激作用,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穴位注射疗法是按照穴位本身的主治功能和药物的药理作用,采用小剂量中西药注人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针刺、穴位和药物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由于此2种方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故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且对其治疗机制也有所报道,现将文献报道综述如下1穴位埋线的治疗原理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留针和埋针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整个操作过程包括了穴位封闭疗法、针刺疗法、刺血疗法、割治疗法、组织疗法等,同时也包含了埋针效应及后作用效应,多种方法和效应集中和整合起来,形成了穴位埋线独特的治疗效果。穴位埋线的治疗机制大致体现于以下3个方面。  1.1中医理论对穴位埋线机制的探讨穴位埋线是在留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通过保留长时间的针感来保持针灸的持续作用,加强治疗效果。陈利国等发现留针可以使针感加强,尚能催气、候气,从传统中医角度来看,埋线疗法的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协调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几个方面。布的尔坡等认为,穴位埋线将穴位封闭效应、针刺效应、刺血效应、穴位处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效应、留针及埋针效应、组织疗法效应等多种效应融为一体,同时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的、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这说明穴位埋线是一种复合性的治疗方法,除了瑜穴本身的功能外,还有其他特有的优势。首先,随着时间的变化,穴位埋线对人体的刺激强度是从强到弱的,顺应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初期刺激强,可以克服脏腑阴阳的偏亢部分,后期刺激弱,又可以弥补脏腑阴阳之不足。这种刚柔相济的刺激过程,可以从整体上对脏腑进行调节,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其次,穴位埋线疗法具有较一般针刺方法更为强烈的针刺效应,利用其特殊的针具与所埋之羊肠线对穴位产生持续的生理物理和生物化学刺激作用。此外,穴位埋线疗法可以通过针具埋线时进行手法补泻,或通过羊肠线的粗细进行虚实的调节,因此也具有补虚泻实的作用。  1.2现代医学对穴位埋线疗法的认识现代医学对埋线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机体内部的一些微观组织结构一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高德荣等‘]认为羊肠线埋人机体后,逐渐液化、吸收的过程为异体蛋白刺激,类似组织疗法,有增强免疫功能的效应。任晓艳认为传统埋线疗法中羊肠线作为一种异种蛋白,可诱导人体产生变态反应,使淋巴组织致敏,配合抗体、巨噬细胞来破坏、分解、液化羊肠线,使之分解为多肤、氨基酸等。羊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吸收,对穴位产牛的生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20d或更长,从而弥补了针刺时间短、疗效难巩固,易复发等缺点。徐三文川认为肠线人穴后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促进病灶部位血管床增加,血管新生,血流量增大,血管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而加快炎症的吸收,减少渗出、粘连。刘卫英等6J认为羊肠线作为一种异性蛋白,埋人穴位后使肌肉合成代谢增高,分解代谢降低,肌蛋白、糖类合成增高,乳酸、肌酸分解代谢降低,从而提高机体的营养代谢。温木生[7」明确提出,穴位埋线能对穴位、神经以及整个中枢产生一种综合作用,其机制为多种刺激同时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的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冲动,使组织器官的活动能力加强,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加快,局部新陈代谢增强,其营养状态得到改善,产生的疼痛信号传到相应的脊髓后角内,可以引起脊髓水平的抑制效应,调节其所支配的内脏器官。  1.3实验研究关于穴位埋线机制的论述穴位埋线的实验研究较少。张夏毅等研究结果证明穴位埋线能通过NF-KB和STAT6双信号途径下调炎症因子,从而发挥治疗实验性大鼠结肠炎作用。崔瑾等发现穴位埋线对脾虚大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有明显增强作用,对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亦能明显提高,并能增加脾虚大鼠的脾质量指数与胸腺质量指数,提示穴位埋线对脾虚证的治疗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有关。刘卫英等。:证实穴位埋线大椎等穴位可通过降低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的含量,降低甘氨酸、牛磺酸的含量,提高皮质,一氨基丁酸(GABA)/Glu比值,而调节皮质兴奋性氨基酸与抑制性氨基酸的平衡,从而发挥抗痈作用。钟小蓓等[川发现采用穴位埋线加艾灸足三里可明显改变佐剂型关节炎大鼠外周血白介素一2(IL.-2)、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含量,同时,外周血和脊髓后角中P物质的含量明显升高,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机体免疫力有良性调节作用周友龙等发现穴位埋线可以显著地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动力,解除幽门痉挛,减少胃赫膜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以及腺体增生、肠上皮化生。张光奇等发现埋线足三里、上巨虚穴后能显著提高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勃附分子CD44,CDS,含量,对UC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袁俏梅一发现穴位埋线能降低实验性高脂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酞甘油;穴位预埋线能预防三酞甘油的仁升以上文献说明,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因此其治疗机制亦十分复杂,现阶段对于其治疗机制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实验研究。  2穴位埋线的临床应用概况  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的针灸工作者在治疗小儿脊髓灰质炎的过程中摸索出一种疗效显著的方法即穴位埋线疗法,随后,穴位埋线的治疗范围不断扩大,其治疗病种已达二百余种,涉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各科,疗效显著如朱海涛:应用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观察表明穴位埋线法能有效地防治胃勃膜病变,阻断其向癌发展,是预防胃癌、减少其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李东冰等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便秘,I次后即可通畅排便,排便次数〕1次/2d,并证实本疗法还有促进肠蠕动及使便意增强的感觉。洪顾麟等对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进展进行总结,发现穴位埋线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安全简便,疗效著,总有效率在90%以上。朱莹等〔78〕研究表明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并能明显提高患者CD、的活性,显著降低、IL一2R的水平。郑掸美等;经临床发现长强、承山穴位埋线能有效预防混合痔术后尿储留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排尿情况。王玉中等采用注射式埋线治疗糖尿病,各项指标逐渐趋于正常,总有效率84%。张占伟等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68例,总有效率分别达94.67%,92.65%。王莹等:在综合治疗肌筋膜炎时,利用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对瑜穴起到持续刺激作用,并加强了穴位效能作用,把维生素B,2营养神经以及利多卡因扩张局部血管、麻醉作用综合起来,可更快更有效地解除痉挛,控制水肿,减轻疼痛。朱同奎等采用埋线术治疗面神经麻痹L28例,总有效率L00%。田丽琼等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偏头痛,发现此疗法能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促进病灶部位血管床增加,血流量增大,使痉挛血管扩张,使过度扩张的血管收缩,并改善脑组织血流供应和微循环,从而使头痛得到缓解。张希平〔26〕用埋线联合药物治疗银屑病,88例患者中痊愈59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2例。平丽红取左侧曲池、足三里进行穴位埋线,病情严重者加左侧肺俞穴来治疗座疮,结果总有效率94%。总之,穴位埋线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当中,疗效满意。  3穴位注射的治疗原理穴位注射疗法是按照穴位本身的主治功能和药物的药理作用,采用小剂量中西药注人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针刺、穴位和药物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现将有关治疗原理研究综述如下。  3.1增加穴效及药效减小毒副作用查阅大量文献可以得知:穴位注射综合了穴效与药效两大效应,从而使整体治疗效应优于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单纯性针刺,具有较为明显的增效减副优势。曹奕23将药物新福林在双侧内关进行穴位注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赵彦缸29」通过多穴位注射尿促性腺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中,结果提示穴位注射组周期排卵率、总妊娠率均高于同剂量肌肉注射,而且未出现肌肉注射的不良反应。刘祖舜等采用戊四挫、胰岛素、阿托品等9种药物对大鼠、小鼠、家兔不同经脉穴位注射,与等量静脉注射比较,结果发现穴位注射作用与静脉注射相当甚至超过。倪峰等利用工具药乌头碱对家兔不同途径注射发现,静脉注射毒性反应起效快,心律异常程度高,肌肉注射起效较慢,异常程度较低,恢复亦较慢,心包经内关注射,起效时间与肌肉相当,心律异常程度最低,恢复也最快,表明经络穴位组织对毒性药物可能有辨识及排斥作用。由此可见,选择适当的穴位注射,药效被放大,不仅高于肌肉皮下注射,甚至相当于静脉注射,并有减毒减副作用,也正是这一优势使其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  3.2穴位特效性与药物药效性的整合一般认为,穴位注射的特殊效应是既具有药物原有的药效学特征,又具有穴位的相对特异性,穴位注射另一特点是小剂量穴位给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提升小剂量药物的药效,将穴效与药效有机整合起来,对药效产生增效作用321。诸毅晖等一33〕提出了经络“整合”功能假说,即穴位注射产生药效高效性的根本原因是药物的某些药理作用被经络瑜穴整合所致。有学者〔33-35〕认为经络系统与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系统共同组成了一个网络相关的结构和功能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瑜穴是信息的反应点和接收点,经络系统输送并整合信息,针灸信号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过滤分析和整合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的许多结构及其所代表的功能活动参与针灸效应过程,神经递质及调质等是构成针灸诱导的“类药理学”过程的重要物质基础,这也就是穴位增强免疫的原因。研究证实在穴位注射条件下药物的治疗效应具有药效高效性,可以从两方面认识:第一,穴位注射的药物剂量明显低于肌肉或静脉注射,但疗效却相当。例如严义忠等用单磷酸阿糖腺昔(Ai。一AMP)分别对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进行穴位注射20mg,对照静脉注射0.4g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尽管剂量差异较大,但疗效仍然相近。第二,穴位注射与肌肉或静脉注射的剂量相当,但前者疗效明显高于后两者。例如叶天申等用弥可保1mL分别进行穴位注射和肌肉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结果显示穴位注射疗效明显高于肌肉注射组。  大量文献还表明不同的穴位注射等量的同一种药物,药理作用相同,但是药效强度却有显著差别。如宁秋香对不同穴位注射胃复安预防乳腺癌化疗后呕吐,其总有效率为足三里组>内关、合谷穴组。由此可见,在给药条件固定时,不同穴位对药物的吸收是有差异的,瑜穴主治作用在穴位注射治疗效应中发挥了重要的增效作用。  研究还证实同一穴位注射不同药物的药效反应是不同的。汪帼斌等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穴位注射4种同体积不同的药物,结果:4种药物均有镇痛作用,其中蜂毒注射液和当归注射液在提高痛I,降低炎症局部组织5一经色胺、前列腺素E:含量方面优于丹参注射液及正清风痛宁组,说明不同的药物注射于相同穴位,药效反应是不同,作用机制也有差别。  3.3不同穴位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医理论认为瑜穴间存在着协同与拮抗作用,深入研究不同穴位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提高穴位注射的临床疗效。郑常惕rao在治疗1例肺结核患者时发现联合膀胧经、胃经喻穴时效果不错,而添加脾经穴位却产生发热、呕吐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穴位注射后可以引起经络系统不同经脉、穴位区细胞微量元素含量的不同变化。  有学者发现心包经“内关’,注射胰岛素后,与其有关的心包经“大陵一曲池”线穴位细胞中Zn、Fe'+等的含量与内关穴细胞中Ca-`,Fe'十等的含量呈一致性下降,而三焦经的穴位细胞}gx*、CaZ'、Fe3.等的含量则呈上升趋势。此一外穴位不同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反应性亦不同。微量元素构成了不同经上穴位不同性质的半导体性,从而对不同的药物产生信息放大作用,这可能是穴位特异性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穴位注射疗法是将药物注人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既具有药物原有的药效学特征,又具有穴位的相对一特异性,从而使整体治疗效应优于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单纯性针刺,使药物效应具有“高效性价与“速效性”,在短时期内即产生与静脉注射等同或更强的药效,作用强大而且迅速,具有较为明显的增效减副优势。  4穴位注射的临床应用概况  穴位注射疗法因其特有的优势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中,如赵群〔43〕用穴位埋线加药物封闭治疗银屑病,将5mI胸腺肤注射液注入双侧足三里穴位,41例患者痊愈32例,总有效率9ZnJC。葛宙挺}44J采用穴位埋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治愈21例,好转]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C,治愈率55%r。舒涛等一as)报道穴位注药埋线法对痔术后综合疗效评分、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V.AS评分、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镇痛药物的使用率上均优于叫噪美辛栓纳肛。王为等[46观察维生素K长强穴封闭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明显的先发镇痛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l)术后尿储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张培水报道,运用长强穴注射埋线治疗前列腺痛总有效率93.30Io,对照组(口服酚节明10mg,3次/d)总有效率为73.3%。马振玉等48自1999年以来应用穴位注射埋线方法治疗痛经136例,疗效显著。徐创贵等采用穴位注射结合埋线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有效率96.9%,罗素珍等〔50〕应用穴位注射配合埋线治疗老年人习惯性便秘89例,有效19例,显效32例,临床痊愈25例,总有效率85.4%。阮志忠等应用穴位注射治疗睑腺炎,结果:穴位注射组治愈者40例,治愈率100%o  总之,穴位埋线及穴位注射各以其特有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当中,设想一下如果将穴位埋线及穴位注射联合起来应用,效果如何呢?我们可以称之为“注射埋线法”,即用注射器抽取一定的药物后,在针头前端放置一定长度的羊肠线,通过推注药物的同时将针头前端的羊肠线推人组织内以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目的。注射埋线法是穴位注射和穴位埋线的结合,包括穴位封闭疗法、钊一刺疗法、刺血疗法、割治疗法、组织疗法、埋针效应及后作用效应等,同时也包含了药物原有的药效学特征,又具有穴位的相对特异性,还能将药物的药效学及穴位的穴效作用放大,达到高效性及速效性,减少毒副作用,至于注射埋线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治疗原理有待于进一步临床与实验研究的证实。  参考文献     陈利国,蔡向红. 留针的意义及时限探讨[J].中国针灸,1996,(06):40.    布的尔坡,张兴明. 穴位埋线疗法的治疗原理与临床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09,(05):852-854.doi:10.3969/j.issn.1672-3511.2009.05.069.    任晓艳. 穴位埋线的源流及其机理探讨[J].中国医药学报,2004,(12):757-759.doi:10.3969/j.issn.1673-1727.2004.12.019.    高德荣,高德贵,高露. 穴位埋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7,(05):27.doi:10.3969/j.issn.1005-0957.2007.05.015.    徐三文. 谈外治法中的穴位埋线疗法[J].中医外治杂志,2002,(05):38-39.doi:10.3969/j.issn.1006-978X.2002.05.039.    刘卫英,邓元江,彭楚湘. 穴位埋线抗青霉素致痫大鼠癫痫发作的行为学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04):18-20.doi:10.3969/j.issn.1005-5304.2006.04.009.    温木生. 穿刺针行针刺小针刀埋线综合疗法的可行性[J].吉林中医药,1999,(03):126.    张夏毅,沈霖,范恒. 穴位埋线治疗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机制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1,(06):527-529.    崔瑾,欧桂珍,杨涛. 穴位埋线对脾虚证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9,(06):14.doi:10.3969/j.issn.1673-1727.1999.06.005.    刘卫英,邓元江,彭楚湘. 穴位埋线对实验性癫痫大鼠大脑皮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医研究,2005,(12):6-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