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临床药学》

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10-20  浏览次数:1299次

室性早搏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频繁发作可引发心悸、胸闷等不适表现,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为给室性早搏患者选择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笔者旨在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1日~2013年2月28日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室性早搏患者共102例,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其中功能性室性早搏28例,冠心病12例,高血压10例,单纯采用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其中功能性室性早搏29例,冠心病13例,高血压10例,采用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均经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早搏>30次/h。所有患者年龄介于35~70岁之间,无心动过缓,无药物中毒、哮喘等严重合并症,无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波动、酗酒等明显诱因。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停服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1周。对照组口服倍他乐克片12.5mg,2次/d,疗程8周,倍他乐克为阿斯利康公司生产。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9g,3次/d,疗程4周,稳心颗粒为山东步长公司生产。两组患者同时治疗原发病、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过程中记录心悸、胸闷等症状变化情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常规检查血和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和血糖。

1.3 疗效判定标准:两组患者均于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和动态心电图早搏情况,用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和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作为评定疗效的两个指标。症状改善判定标准:心悸、胸闷等症状完全消失或减少达70%以上判定为显效;心悸、胸闷等症状减少在50%~70%之间者判定为有效;心悸、胸闷等症状减少未达到50%或症状无变化或加重者判定为无效。显效和有效均视为总有效。动态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室性早搏消失或<10次/h,或较治疗前减少50%判定为显效;室性早搏较治疗前减少30%~50%判定为有效;室性早搏较治疗前减少未达30%或无明显变化或较治疗前增加者判定为无效。显效和有效均视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和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均为计数资料,均采用χ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总有效率:经χ 2检验,两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即采用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使用倍他乐克治疗。详见表1。

2.2 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经χ 2检验,两组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即采用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高于单纯使用倍他乐克治疗。

2.3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血和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和血糖等指标均无异常改变。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上腹部不适,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腹胀,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均未停药。其余病例在整个治疗期间未述任何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室性早搏是临床最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有研究表明80%的心脏猝死是由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1]。由于室性早搏治疗缺乏病因针对性,所以其治疗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难题,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由于倍他乐克既能通过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降低血压,又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以及降低心肌氧化及应激等作用,因此常作为治疗室性早搏的首选。步长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系根据中医补气健脾、活血化瘀理论制成的复方冲剂,主要成分是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诸药配伍使用,可改善微循环,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治疗室性早搏。现代药理研究稳心颗粒可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及心功能状态,消除心律失常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而起间接抗心律失常作用[2]。临床上室性早搏很常见,治疗主要以西药为主,在一些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应用有很大限制。而稳心颗粒为中药制剂,临床未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两者合用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减少了倍他乐克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克服了稳心颗粒收效较慢的缺点,值得临床推广。4 参考文献

[1] 曹克将.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探讨及临床研究[J].中华心血管杂志,2013,6(41):535.

[2] 宋世飞.步长稳心颗粒与联用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35.

[收稿日期:2014-03-03 编校:郑英善]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