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不同年龄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功能变化特点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1-03-22  浏览次数:461次

  作者:李琛,杨思进,谢江柳,晏 新,罗晓静,张红霞 作者单位:625000 四川雅安,雅安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功能的改变。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年龄分为高血压病中年组、老年组,并将62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应用XXG-E3型心血管功能检测仪分别检测各组心血管功能。结果 高血压病老年组心脏收缩功能、前后负荷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老年组(P<0.01~0.05),舒张功能、血管状态差于对照组(P<0.01~0.05);高血压病中年组心脏收缩功能、前后负荷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中年组(P<0.01~0.05),舒张功能、血管状态差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表现出一定的特征;脉搏波检测技术作为临床心血管功能的检验手段之一,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心血管功能;年龄;脉搏波

  Study on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by pulse wave examination technology

  LI Chen,YANG Si-jin,XIE Jiang-liu,et al.Department of Heart Medicine,People’s Hospital of Ya’an,Sichuan 62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ardiac function in different age-stage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 by pulse wave examination technology.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EH were studied by pulse wave examination technology.They were divided according to age into midlife group (age<60 years) and senium group (age≥60 years).62 healthy people were studied as control group.Results The systolic function,preload,afterload and the parameters of hemorheology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old-age EH patients than in old-age controls(P<0.01~0.05).The diastolic function and artery stiffness degree were all significantly worse in old-age EH patients than in old-age controls(P<0.01~0.05).The systolic function,and the parameters of hemorheology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middle-age EH patients than in middle-age controls(P<0.01~0.05).The diastolic function and artery stiffness degree were all significantly worse in middle-age EH patients than in middle-age controls(P<0.01~0.05).Conclusion There are some characters of cardiac function in different age-stage patients with EH.Pulse wave examination technology can offer useful parameters for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EH.

  [Key words] essential hypertension;cardiac function;age;pulse wave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高血压病患者除可引起高血压本身有关症状外,更重要的是长期高血压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心功能损害又是影响高血压病人预后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尽管人们对高血压的研究及认识已有很大提高,相应诊断及治疗方法也不断进步,但它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临床上早期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心功能损害以阻止心功能恶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虽然目前临床上检测心功能的方法很多,如心脏超声、心血管造影、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等,但是,或者操作复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价格昂贵而不易为患者接受。所以,寻找简便、快捷且价格合理的心血管功能检查方法也是当务之急。本课题将脉搏波检测技术应用于高血压病心血管功能的检测,拟寻找一种更为实用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按照1999年WHO/ISH第四次高血压指南诊断标准[1]选取2004年8月~2006年9月在我院住院,年龄18~80岁,未用药或服用降血压药物但停药2周后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其中男44例,女56例,平均年龄(61.32±9.65)岁。将检测病例按照年龄分为高血压病中年组(40~59岁)、高血压病老年组(60~80岁),其中,中年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51.88±4.48)岁;老年组57例,男24例,女33例,平均年龄(67.89±6.16)岁。另将健康体检者62例按以上标准分为正常对照中年组、老年组,其中,中年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39±5.31)岁,老年组39例,男15例,女24例,平均年龄(68.26±5.19)岁。高血压病不同年龄组与相应对照组间在年龄、性别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受检者安静休息5~10 min后,精确测量右臂坐位血压(精确到0.5 mm Hg)、身高(精确到0.5 cm)、体重(精确到0.5 kg),将上述指标及患者年龄、性别输入XXG-E3型心功能检测仪(安徽电子科学研究所提供),用脉搏波传感器在患者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采集、分析脉波,获得每搏输出量(SV,ml/搏)、心搏指数(SI,ml/搏·m2)、心输出量(CO,L/min)、心脏指数(CI,L/min·m2)、左心有效泵力(VPE,kg/搏)、左心能量有效利用率(EWK)、左心搏功指数(LVWI,g.m/搏·m2)、心肌耗氧指数(HOI)、心肌耗氧量(HOV,ml/min)、左室舒张末压(LVEDP,mm Hg)、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AWP,mm Hg)、标准周阻(SPR,达因·s·cm-5)、平均动脉压(MAP,mm Hg)、肺动脉压(PAP,mm Hg)、肺动脉阻力(PAR,达因·s·cm-5)、血管弹性扩张系数(FEK)、血管顺应度(AC)、还原血黏度(ηr,厘泊)。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值的比较用t检验,所有计算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完成。

  2 结果

  高血压病老年组心脏收缩功能、前后负荷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老年组(P<0.01~0.05),舒张功能、血管状态差于对照组(P<0.01~0.05),高血压病中年组心脏收缩功能、前后负荷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中年组(P<0.01~0.05),舒张功能、血管状态差于对照组(P<0.01~0.05),见表1。表1 高血压病不同年龄组间及与对照组心血管功能比较 注:与正常对照中年组比较,*P<0.01,#P<0.05;与正常对照老年组比较,★P<0.01,●P<0.05;与高血压病中年组比较,☆P<0.01;单位见检测指标

  3 讨论

  研究表明,年龄是引起血压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2,3]。许多学者也通过不同的方法证实了年龄与高血压病及其所导致的机体的各种损害密切相关[4~6]。

  我们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均与正常血压人群存在明显差异,而且随着年龄的升高舒张功能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但收缩功能未见明确随年龄变化的规律。造成舒张功能下降的原因除血压因素外,可能还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肌退行性变,僵硬度增加,导致左心室的顺应性下降,舒张期左室主动扩张能力下降,抽吸作用减弱,左心室舒张末压上升,充盈量下降,导致舒张功能喊退,这与余慧文等[7]学者的观察结果是一致的。至于收缩功能未见明显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可能与本试验年龄划分跨度过大有关,有待于进一步分析证实。

  血管状态结果显示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硬化情况较正常人明显严重,且随着年龄的升高血管弹性下降明显。有学者证实,年龄是动脉血管功能损害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动脉顺应性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其主要原因为:随着年龄增加,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增生,但弹性较差的胶原纤维增生多于弹力较强的弹力纤维,二者比例不正常的增生,使动脉壁的顺应性下降、僵硬度增大。另外,年龄增长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损伤也参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损伤的过程[8~10]。至于两中年组血管弹性扩张系数无统计学差异的问题,可能与中年高血压病患者心脏收缩功能代偿性增加以维持正常动脉扩张程度的原因,至老年则心脏收缩代偿能力下降,因此,动脉弹性扩张系数降低。

  本研究发现与相应正常血压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中老年组还原血黏度明显增高(P<0.01~0.05),与文献报道一致[11],说明高血压病病人的血液处于高黏度状态。中、老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还原血黏度还是表现出一定的随年龄下降的趋势,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符[12,13]。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可能是随着老年人机体老化的进展,红细胞数量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虽然多种影响红细胞聚集的因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如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甘油三酯等[14],但是,由于红细胞压积才是血黏度的主要决定因素,所以,血黏度还是表现出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机体为保护由于年龄的增加和血管壁的病理性改变而导致的血液流变学而变化建立的代偿机制。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升高心脏舒张功能呈现出随年龄升高而持续下降的趋势;动脉硬化随着年龄的升高下降越明显;血黏度表现出一定的随年龄升高而下降的势头。脉搏波检测技术作为临床心血管功能的检验手段之一,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Guidelines Subcommittee.199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 Hypertens,1999,17(2):151-183.

  2 段俊丽,王一尘.脉压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关系的研究.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21-23.

  3 刁晓艳,孙宁玲,张凌,等.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研究.中国血液净化,2003,2(9):472-475.

  4 徐小英,葛国平.不同年龄原发性高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临床荟萃,2001,16(5):204.

  5 刘力松,华琦,张建.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与年龄及左心室肥厚的关系.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11):1112-1115.

  6 秘学文,武光林,徐卫力.老年及其他年龄段原发性高血压病例危险因素对照的研究.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2,8(2):238-240.

  7 余慧文,郭顺华,梅克治.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关系的探讨.新医学,2001,32(7):404-406.

  8 马虹,陶军,王礼春,等.年龄对血管弹性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4):250-253.

  9 倪 宁,莫晓燕,翁改志,等.血管活性物质与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0) :882.

  10 王宏宇,倪永斌,龚兰生,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1):10-12.

  11 施 勇.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3):281-282.

  12 何庭宇,曾伟英,梁智恒,等.不同年龄与疾病血液流变学特征.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1):68-71.

  13 张晓兵,郭辉.年龄与血粘度关系的研究.中国新医药,2004,3(5): 59-60.

  14 王应鹏,王归真,殷彩桥,等.不同年龄与性别之间高血压病患者血脂特点.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9): 1782-178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