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辽宁阜新农村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发表时间:2010-08-02  浏览次数:431次

  作者:许长禄 孙兆青 郑黎强 张新忠 张心刚 刘双双 李佳进 赵芬芬 孙英贤 李觉 胡大一 王玉忠 董光辉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4

  【摘要】 目的 了解辽宁省农村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为辽宁省农村地区高血压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辽宁省农村地区7个乡镇年龄≥65岁4 541名常住(≥5年)居民进行调查,由培训过的医师进行入户询问调查和相关的体格检查。结果 辽宁农村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61.33%,标化患病率为61.18%。男性患病率为59.68%(标化率为59.50%),女性患病率为62.99%(标化率为63.07%),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乡镇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较大,范围为45.15%~70.45%。随着年龄的增高,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的增高趋势。高血压病人未知晓率高达68.01%。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年龄、性别、超重、肥胖、吸烟、家族史、饮食不良等因素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辽宁省农村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低,应采取全面的高血压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农村居民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和相关知识的认识度,以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

  【关键词】 高血压;老年;患病率;农村居民;危险因素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2003225003)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3〕,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在我国其患病率一直呈增高趋势,2002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到18.8%〔4〕。而在高血压人群中,老年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了解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情况,积极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直都是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点。研究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5〕,为了解辽宁阜新农村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现状,为进一步的干预提供指导,我们于2004~2005年对辽宁省阜新地区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和方法 “辽宁省农村地区高血压、脑卒中低成本综合干预研究”于2004~2005年在辽宁省阜新进行。本研究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阜新农村地区7个乡镇、64个村≥65岁常住居民4 541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按标准化调查方法〔6〕,由培训过的医师进行入户询问调查和相关的体格检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史,吸烟、饮酒、饮食情况等因素。

  1.2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血压测量采用经校正的“欧姆龙741C型”电子血压计(经BHS检验合格),于上午8~11时测量,根据臂围的不同选择不同规格的袖带。测量前禁烟至少30 min,休息5 min,坐位测量3次,间隔至少1 min,取3次血压均值作为个体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标准,即平均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

  1.3 统计分析 资料经Epidata3.1软件二次输入核对后,采用SAS8.12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年龄调整率以2000年全国人口65~99岁截缩构成比为准。不同性别间患病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高血压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4 541人,其中男性2 282人,女性2 259人,年龄65~99(平均72.54±5.83)岁,男性(72.36±5.74)岁;女性(72.74±5.92)岁,汉族占75.18%,蒙古族占23.19%,满族占1.17%。

  2.2 高血压患病率情况 本次调查辽宁省阜新地区农村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61.33%(标化率为63.07%);其中男性为59.68%(标化率59.50%),女性62.99%(标化率62.99%),性别间差异显著(χ2=5.24,P=0.02)。

  2.3 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的年龄分布特征 随着年龄的增大,女性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相应的增高趋势,趋势达到显著水平(趋势检验:z=4.12,P<0.001)。在各年龄段,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在年龄超过75岁后,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阜新地区农村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的年龄性别分布特征(略)

  2.4 生活习惯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 调查人群中吸烟、饮酒率分别为39.07%、21.25%,相对于非暴露人群,吸烟、饮酒者患高血压的优势比分别为1.20(1.06~1.36)、1.19(1.02~1.37)。对调查人群每周吃瘦肉、鱼、禽类量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每周吃瘦肉、鱼、禽类量在250 g左右者患病率最低(55.53%),而很少吃与>500 g者患病率较高,分别为64.42%、66.36%。随着每天吃咸菜或大酱次数的增多,高血压患病率呈相应的增高趋势(z=5.81,P<0.001),每天吃咸菜或大酱≤1次、2次、≥3次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5.97%、62.26%、66.90%。调查人群中平均每日食盐量为(16.03±11.53)g,高血压人群每日食盐量高于非高血压人群(16.48±11.07 vs 15.31±11.21,P=0.001),见表2和表3。

  表2 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略)

  1)以瘦肉、鱼、禽量/w 250 g左右为对照;2)以油腻食物天数/w<1 d者为对照;3)以咸菜次数/d≤1次者为对照

  表3 吸烟、饮酒对农村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的影响(略)

  2.5 高血压既往史 本次调查新发现高血压病人1 894人,新发现率为51.89%,高血压病人未知晓率高达68.01%。

  2.6 家族史、体质与高血压的关系 调查人群中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占9.56%,高血压患者家族史阳性率占82.26%,显著高于全人群水平(x2=88.62,P<0.001)。超重肥胖定义按WHO判定标准,体重指数(BMI)25~29.9为超重,BMI≥30为肥胖。结果显示超重人群高血压患病率(74.73%)和肥胖人群高血压患病率(81.08%)显著高于体质正常人群(59.01%)。

  2.7 相关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的关系 对居民的民族、年龄、性别、饮食情况、超重、肥胖、家族史、吸烟、饮酒等因素用逐步回归(按P=0.1)进行筛选。最终进入模型的因素见表2。从所有因素看,最值得关注的是超重、肥胖和饮食状况。进一步分析吸烟与饮酒对高血压患病危险的影响,考虑到年龄对吸烟年限和饮酒年限的影响,因此经Logistic逐步回归来控制年龄和性别的效应后,结果显示随着吸烟量、吸烟年限、饮酒量、饮酒年限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的危险性也呈显著上升趋势。饮酒年限>30年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的危险性是非饮酒人群的1.71倍( 1.24~2.36),见表3。饮酒量:12 g乙醇=1份;部分问卷对此问题没有回答,因此暴露人数略低于总调查人数;已作年龄和性别调整。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辽宁省阜新农村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61.33%,标化率为61.18%。2002年中国营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村≥6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7.2%〔6〕;北京市农村社区≥65岁人群调查结果为50.93%〔7〕;江苏省农村老年人为49.7%〔8〕;苏北农村社区老年人为57.7%〔9〕。与以上调查结果相比较,表明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为高血压的高发区。

  本研究显示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呈显著的增高趋势,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同〔10,11〕,安徽省对农村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各年龄段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2003年在与阜新县相邻的彰武县的调查结果也同样显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表明阜新农村地区女性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危险人群,应作为该地区干预的重点对象。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超重、肥胖、吸烟、饮酒、家族史、爱吃咸食等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充分说明高血压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家族史、超重、肥胖这3个影响因素的OR值都较高,应引起重视。吸烟和饮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次调查不仅从定性方面考查其效应,而且定量的分析了其对高血压的影响。在控制了年龄和性别效应后,结果显示随着吸烟与饮酒的量和年限的增高,其患有高血压的危险度也相应的增大。根据以往的知识,吃瘦肉、鱼或禽类可视为高血压的保护因素,但本研究结果显示,很少吃或过量摄入均可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因此建议该地区老年人每周吃瘦肉、鱼或禽类量在250 g左右比较适宜。无论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分析,不良的生活习惯均可增加居民患病的危险性,而调查人群中66.59%的人每天吃咸菜或大酱2次及以上,54.20%被调查者3~7 d/w在吃油腻食物。因此各级卫生部门加强农村居民生活习惯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暴露水平。

  同时令人担忧的是68.01%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的血压状况,表明农村居民对高血压的意识非常差。因此在辽宁省农村地区迫切需要对于乡镇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关于人群高血压筛查、高血压的危害和治疗的益处及高血压防治方案和指南的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 Rashid P,LeonardiBee J,Bath P.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and other vascular events:a systemic review〔J〕.Stroke,2003;34:27418.

  2 王 斌,缪中荣,刘尖尖.卒中危险因素及病因学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2(7):3305.

  3 吴兆苏,姚崇华,赵 冬,等.11省市队列人群心血管病发病前瞻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1):58.

  4 李立明,饶可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 (7):47883.

  5 吴锡桂,武阳丰,周北凡,等.我国十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医学杂志,1996;76(1):249.

  6 周北凡,吴锡桂.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646.

  7 胡永华,李立明,曹卫华,等.城乡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3):17780.

  8 袁宝君,潘晓群,史祖民,等.江苏省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流行病学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04;15(3):57.

  9 余加席,李 刚,陈 静,等.苏北农村人群高血压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7(4):2930.

  10 吴家兵,桂素兰,朱东辉,等.安徽省农村地区成年人群高血压流行及其危险因素知晓率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6;12(3):13740.

  11 时景璞,王海龙,李 辉,等.辽宁省彰武县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 (7):5475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