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老年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8-02 浏览次数:385次
作者:徐予 徐岩 杨宏辉 高传玉 闫新慧 谢建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3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老年心肌梗死(MI)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老年MI患者76例,分为骨髓干细胞移植组(n=46)和对照组(n=30),骨髓干细胞移植组除常规治疗外,将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在冠脉造影时经导管注入冠状动脉内。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用超声心动图、血浆脑钠肽(BNP)和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和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结果 术后随访1年,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移植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分别由(43.1±5.6)%、(44.9±7.5)%增加到(54.8±4.6)%、(50.1±7.1)%;BNP测定显示移植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由(696±102)pg/ml、(680±93)pg/ml下降至(303±89)pg/ml、(396±88)pg/ml;SPECT显示移植组和对照组心肌灌注缺损面积分别由(25.8±8.5)%、(26.2±6.4)%降低至(14.8±4.6)%、(20.4±7.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组在移植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老年MI患者安全可行,术后能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及心肌血流灌注。
【关键词】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心肌梗死;左心室功能
临床实验表明,骨髓干细胞〔1~3〕移植于心肌梗死(MI)患者其心功能可以得到部分改善,但老年MI患者能否有效尚属未知。本研究在证实经冠状动脉注入老年MI患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用超声心动图、血浆脑钠肽(BNP)和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评价此种方法对于改善老年MI患者心功能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入选对象及分组 选择老年MI患者76例,分为骨髓干细胞移植组46例(骨髓单个核细胞注入+标准药物治疗),男34例,女12例,年龄60~86(平均65±4.8)岁;标准药物治疗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60~85(平均64±3.9)岁。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特点及接受的标准药物治疗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BNP和SPECT检测结果也无统计学差异。
1.1.2 入选标准 ①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1次或1次以上MI;②心脏扩大:超声心动图左室舒末内径(LVDD)男>55 mm;女>50 mm;③左室射血分数(LVEF)<50%,BNP>500 pg/ml。
1.1.3 排除标准 排除冠心病的某些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室壁瘤和乳头肌功能不全所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等;排除其他心脏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4〕。
1.1.4 所有患者在细胞移植前和术后随访期间,均根据临床需要给予标准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术前及随访1年时均行超声心动图、BNP和SPECT检查。
1.2.1 采用美国HP5500型超声仪测定患者各房室内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LVEF。
1.2.2 采用美国BIOSITE公司Triage诊断仪,通过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全定量测定BNP(pg/ml)。
1.2.3 采用99MTcMIBI核素的SPECT进行心肌灌注显像。患者静脉注射99MTcMIBI 1 h后,双探头180度采集心肌灌注影像、并处理获得同位素心肌灌注图像。心肌灌注影像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核医学医师阅读,评价移植前、后左心室心肌灌注图像缺损面积的变化。在靶心图的基础上勾画出心肌灌注缺损区,并计算出靶心图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及放射性计数百分比。计算公式为: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缺损区像素值/左心室总像素值×100%,心肌灌注缺损区放射性计数=缺损区放射性计数/左心室总放射性计数×100%,放射性计数低于正常心肌放射性计数40%的区域定义为灌注缺损区〔5〕,根据色阶分级法定量计算出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
1.2.4 骨髓液的采集和分离 冠状动脉造影前9 h,局麻下选择髂后上棘穿刺抽取骨髓液100 ml,将骨髓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研究所进行分离。
1.2.5 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注入 在冠状动脉内注射200 μg硝酸甘油后,缓慢将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经造影导管注入冠状动脉内,其中左侧注入单个核细胞总数的2/3,右侧注入总数的1/3。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值以x±s的方式表示,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超声心动图结果 见表1。
2.2 BNP测定结果 见表2。
2.3 SPECT结果 见表3。
2.4 移植组在移植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
表1 两组术前及随访超声心动图的结果(略)
与治疗前比较:1)P<0.05,2)P>0.05;与标准治疗组比较:3)P>0.05,4)P<0.05
表2 两组术前及随访BNP的结果(略)
与治疗前比较:1)P<0.01,2)P<0.05;与标准治疗组比较:3)P>0.05,4)P<0.05,下表同
表3 两组术前及随访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的结果(略)
3 讨论
目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主要是通过药物增加心肌供血、减少心肌耗氧,以及早期血管重建等方法。但是,许多患者通过这些方法仍不能阻止其心功能的恶化及死亡。干细胞移植开辟了一条探索治疗心力衰竭的新途径,尽管干细胞移植机制的基础研究尚未取得一致的结果,但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如2002年TOPCAREAMI试验〔6〕、2004年的BOOST研究〔7〕、2006年的REPAIRAMI〔8〕等研究均显示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干细胞的旁分泌作用有关。
本研究中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提示,细胞移植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容积明显缩小,而标准治疗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容积却进一步增大,虽然这种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可能因为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于抑制左心室重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移植后1年尚未有效地逆转左室重构,与国内外报道相似〔7,9〕。细胞移植患者的左室收缩末容积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与移植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标准药物治疗组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室射血分数亦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未达统计学显著差异,细胞移植组与标准药物治疗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该结果表明,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以增加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
BNP测定结果显示:细胞移植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的BNP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提示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相比之下,细胞移植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更为显著。
SPECT结果显示:移植组和对照组心肌灌注缺损面积均有缩小,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移植组和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以更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灌注,与超声结果一致,说明SPECT可以准确评价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MI的疗效;SPECT作为一种价格低廉的无创检查方法,估价存活心肌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均在80%~90%〔10〕,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的术前检查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价值,为临床疗效判断和进一步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 Iso Y,Spees JL,Serrano C,et al.Multipotent human stromal cells improve cardiac func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mice without longterm engraftment〔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7;354(3):7006.
2 Rivera FJ,Sierralta WD,Minguell JJ,et al.Adult hippocampus derived soluble factors induce a neuronallike phenotype in mesenchymal stem cells〔J〕.Neurosci Lett,2006;406(2):4954.
3 Wada T,Haigh JJ,Ema M,et al.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directly inhibits primitive neural stem cell survival but promotes definitive neural stem cell survival〔J〕.J Neurosci,2006;26(25):680312.
4 Penicka M,Bartunek J,Lang O,et al.Severe left ventricular dyssynchrony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systolic heart failure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J〕.J Am Coll Cardiol,2007;50(14):131523.
5 Trimble MA,BorgesNeto S,Smallheiser S,et al.Evalua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mechanical dyssynchrony as determined by phase analysis of ECGgated SPECT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nd conduction disturbances〔J〕.J Nucl Cardiol,2007;14(3):298307.
6 Assmus B,Schchinger V,Teupe C,et al.Transplantation of progenitor cells and regeneration enhancement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OPCAREAMI)〔J〕.Circulation,2002;106(24):300917.
7 Wollert KC,Meyer GP,Lotz J,et al.Intracoronary autologous bonemarrow cell transfer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the BOOST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Lancet,2004;364(9429):1418.
8 Schchinger V,Erbs S,Elssser A,et al.Improved clinical outcome after intracoronary administration of bonemarrowderived progenitor cell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final 1year results of the REPAIRAMI trial〔J〕.Eur Heart J,2006;27(23):277583.
9 王伟民,孙宁玲,刘 健,等.经冠状动脉注入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的临床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2)1036.
10 Lim SY,Kim YS,Ahn Y,et al.The effect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duced with Akt in a porcin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odel〔J〕. Cardiovasc Res,2006;70(3):5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