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糖代谢状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0-07-12 浏览次数:416次
作者:李静 作者单位:061000 河北沧州,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东院区
关键字:住院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糖代谢状况分析
20世纪后期,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冠心病(以下简称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且有发病低龄化倾向,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DM)作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危症是不争的事实。2001年美国成人胆固醇教育计划中已明确糖调节受损(IGR)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子。糖尿病发病率、IGR发生率激增。然而,糖尿病患者、IGR者的知晓率、控制达标率甚低,许多患者以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或糖尿病等其他并发症就诊时才发现有糖尿病或IGR。现就河北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东院区2006年1~12月1年间232例住院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糖代谢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2例,其中男138例,女94例,年龄32~88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7例,冠心病心衰21例,脑血栓形成66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2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9例。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46例。有明确糖尿病史者仅有41例。
1.2 方法
1.2.1 入院即刻静脉血糖统计 对新入院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均查即刻静脉血糖,见表1。对于血糖≥11.1 mmol/L者予以普通胰岛素干预,使血糖水平维持在6~10 mmol/L。表1 入院即刻静脉血糖统计
1.2.2 空腹血糖统计 次日晨查空腹静脉血糖,其结果见表2。
1.2.3 糖代谢情况 为了避免疾病急性期应激因素影响,对既往无糖尿病史者,于入院后1周左右病情趋于稳定时,查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或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异常结果于第2天或第3天复查核实。将所有患者糖代谢情况汇总,见表3。对病情持续危重者未纳入观察范围内。表2 空腹血糖统计表3 患者糖代谢情况汇总表注:(1)IFG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GT为糖耐量减低;T2DM为2型糖尿病。(2)入院即刻血糖≤3.9 mmol/L的3例患者最后均诊为T2DM
2 结果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入院即刻血糖≥11.1 mmol/L者60例远多于已知DM人数。按餐后血糖标准分析≥7.8 mmol/L但≤11.1 mmol/L者71例(30.6%)。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入院当时常规查即刻血糖,其意义:(1)能及早发现高或低血糖状态,并及时纠正,有利于病情恢复。(2)对糖代谢异常者有提示作用,便于进一步明确诊断。(3)有预示预后的作用,有研究显示,AMI早期血糖升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1]。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入院次日晨查空腹血糖基本是常规做法。空腹血糖主要反映患者胰岛素基础分泌量。而IGT期及T2DM早期主要为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减弱甚至消失,第二时相分泌延缓。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故只查空腹血糖能漏诊部分早期T2DM。另外,此次血糖受应激因素影响有一过性升高的可能。
糖代谢情况汇总显示,糖代谢正常者占29.7%(69/232),IGR占37.5%(87/232),T2DM患者占32.8%[(41+35)/232],已知T2DM患者占全部糖代谢患者的25.2%[41/(87+76)];对自发低血糖者要警惕其有DM的可能。由此认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是糖代谢异常高发人群,但其知晓率甚低。提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要常规查空腹加餐后血糖或OGTT;另外应加大对人群糖代谢状态的流行病学调查,以便早期对之干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3 小结
IGT和IFG统称为IGR,目前认为IGR为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是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标志,DM被认为是心血管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IGR人群及DM患者的知晓率很低,有些患者因并发症而就医。作为心、脑血管病专业的医师,对糖代谢紊乱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和警惕性,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检查即刻、空腹、餐后血糖或做OGTT应成为常规项目。尚须注意:确诊DM应在非应激状态下,且须另一天检验结果核实。呼吁:应加大对人群糖代谢状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Capes SE,Hunt D,Malmberg K,et al.Stress hyperglycaemia and increased risk of death after myocardial infaction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diaketes:a systematic overview.Lancet,2000,355:773-778.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7-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