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颈动脉B型超声检查对胸痛病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0-07-07  浏览次数:412次

  作者:刘丽红 周忠 魏渝娟 景胜 陈思 何文明 作者单位:315020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冠心病

  胸痛是心血管门诊病人主述最多的症状之一。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提高,胸痛病人中心绞痛的筛查显的尤为重要。冠状动脉造影显然不宜在所有胸痛病人中应用,也不易在广大基层医院普及。B型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因其简便、实用,仍广泛的用于冠心病的筛查。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冠心病的相关性已有很多研究[1],但联合颈动脉内膜中度厚度(IMT)和斑块评价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的研究还比较少,作者试图将两者联合起来分析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另外同时探讨B型超声提示不同回声的斑块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是否有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因胸痛就诊并行冠状动脉造影以及颈动脉B超检查的病人121例,男68例,女53例;年龄36~72岁。排除根据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

  1.2 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VIVIFIV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冠状动脉造影应用日本岛津公司SHIMADZU DIGITEX2400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机。IMT增厚的诊断标准:IMT≥0.8mm,斑块为局部最大IMT≥1.3mm。根据B超显示斑块回声的强弱,将颈动脉仅有低回声(软斑块)和回声强弱不等斑块(混合斑块)的病人归类为软斑块组,颈动脉出现强回声斑块(硬斑块)的病人,归类为硬斑块组。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冠状动脉造影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为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诊断为冠心病。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颈动脉IMT和斑块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见表1。

  表1 颈动脉IMT和斑块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略)

  注:与无斑块且IMT正常组比较P<0.01,P<0.001;与有斑块且IMT增厚组比较△P<0.05

  总计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病人65例,阴性病人56例。对于临床医生,更关心的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合并冠心病的可能性有多大。颈动脉斑块联合IMT增厚预测,冠心病IMT增厚。作者发现有斑块且IMT增厚组对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最高,颈动脉IMT正常且无斑块组阴性预测值最高。仅有IMT增厚组或仅有斑块组的阳性预测值在50%左右。除仅IMT增厚组与仅有斑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斑组阳性预测值高于软斑块组,两组比较差异在统计学意义的边缘(P=0.06)。

  3 讨论

  颈动脉IMT较好的反映了颈动脉血管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但它反映的主要是中膜的厚度,而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主要发生在内膜。颈动脉斑块则更好的反映了内膜的病变,但它比较局限,受局部血流应切力等的影响较大。作者试图将颈动脉IMT与斑块联合起来评价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IMT增厚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较正常组升高。IMT增厚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优势是IMT正常组的7.6倍(P<0.001),斑块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优势是无斑块组的4.7倍(P<0.001)。与以往的研究提示颈动脉IMT和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2,3],与心血管事件相关的结果相一致[4,5]。无IMT增厚且无斑块组阴性预测值最高;两者均存在阳性预测值最高,并且高于仅有IMT增厚组或仅有斑块组的阳性预测值。因此将颈动脉IMT与斑块联合起来,对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提高了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另外,硬斑块组冠心病的发病率较软斑块组有增高的趋势,两组比较处于有统计学意义的边缘。临床上有时会忽略颈动脉硬斑块,认为它较稳定,不易破裂造成如脑梗死等严重后果,本结果提示硬斑块更应该重视,因为它的存在提示合并冠心病的几率至少与软斑块相同,并且可能更大。需要指出的是,本组关心的仅是不同回声的斑块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是否硬斑块较稳定而软斑块和混合斑块不稳定容易破裂,尚需进一步探讨。另外对于胸痛的病人,即使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其胸痛也并非一定就是心绞痛,还需排除其他引起胸痛的疾病进行综合分析鉴别。

  总之,联合分析颈动脉IMT和斑块对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提高了单独分析颈动脉IMT或斑块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对于颈动脉有斑块的胸痛病人,有硬斑块的个体可能比无硬斑块的个体患冠心病的几率大,这有待于增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王亚仙, 诸金水, 许贻白, 等. 脂蛋白(a)、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塞间的关系. 浙江临床医学, 2001, 3 (12): 881~882.

  2 Balbarini A, Buttitta F, Limbruno U, et al. Usefulness of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measurement and peripheral B-mode ultrasound scan in the clinical screening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giology, 2000,51(4): 269~279.

  3 Kanadasi M, Cayli M, San M, et al. The presence of calcifilic plaque in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as a predictor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Angiology, 2006, 57(5): 585~592.

  4 Bots ML.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s a surrogate mark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intervention studies. Curr Med Res Opin, 2006,22(11): 2181~2290.

  5 Held C, Hjemdahl P, Eriksson SV.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of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plaques in the carotid and femoral arterie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Eur Heart J, 2001,22 (1): 62~7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