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压和脉压指数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0-07-07 浏览次数:397次
作者:黄书攀 童海光 郭志坚 肖文 苏友佳 作者单位:325700 浙江省洞头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脉压
基金项目:浙江省洞头县科技局基金资助项目(S2005Y22C)
脑卒中是致残和社会劳动力降低的原因之一,且复发率很高。在众多可改变的影响因素中,高血压是最危险的而且是必须控制的一种常见病。血压水平及脉压与脑梗死再发的相关性已有报道[1,2]。近年来,又有学者提出脉压指数(PPI)这一概念,认为PPI可以用于评价血管硬化程度[3]。作者通过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分析,探讨脉压和脉压指数与脑梗死再发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4年2月至2006年1月住院治疗的126例首次被诊断为脑梗死患者,发病3个月以内,除外有心房颤动病史、入院后使用静脉降压者。男79例, 女47例;年龄42~89岁。有高血压病史78例,糖尿病史14例。
1.2 血压测量方法 测血压时间为患者发病30d后、60d内首次复诊时(因发病初期血压有代偿性或反射性改变)。患者休息15min, 取坐位, 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患者右上臂血压, 记录两次血压数值, 求出平均血压。脉压(PP):计算方法是收缩压(SBP) - 舒张压(DBP)。PPI:脉压/收缩压。随访2年,随访主要终点指标是再发脑梗死,随访前和后每半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
2 结果
126例患者随访2年中, 2年内未再发脑梗死91例为A组,2年内至少再发1次以上脑梗死(均经CT或MR证实)为B组35例,两组患者基础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脉压及脉压指数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脉压及脉压指数比较(略)
注:与A组对比*t=5.808,P<0.01,#t=6.797,P<0.01
3 讨论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压指标(即SBP、DBP、MBP、PP)中,哪一个对脑卒中的预测作用最强,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组研究显示PP、PPI与脑梗死再发的相关性最强,脑梗死再发组PP、PPI为(78.5±9.5)mmHg、(0.489±0.039),明显>未再发组(65.1±12.3)mmHg、(0.424±0.054)P<0.01。
PP是血压的搏动部分,其大小取决于动脉壁的弹性及反射波的时间,它是SBP和DBP综合信息的反映,其意义并非仅是SBP意义的延伸。Ceravolo等[4]研究发现,宽脉压使血管壁所受剪切应力、牵张力降低,内膜局部氧化反应增加,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如NO)分泌减少,血管内膜功能失调,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性事件的发生。近年,杨鹏麟等[3]提出一个新的血压参数-脉压指数(PPI定义为PP除以SBP),即用SBP校正PP值,显然PPI缩小了脉压的可变性和克服了脉压的相对性,从而使其评价血管硬化的危险程度和严重程度更为客观。因此有学者认为PPI作为评价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指标与PP相比有一定的优越[5,6]。由于PP、PPI增大时,血管内皮受损,引起白细胞聚集,血小板粘附,平滑肌异常增生,促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易导致脑梗死。本组患者基线年龄≥60岁者占52%,是动脉硬化的高发人群,PP、PPI的增大,脑梗死再发率也增高,故应重视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脉压水平及脉压指数情况。脑梗死患者脉压水平和脉压指数与脑梗死再发密切相关,脉压和脉压指数越大,脑梗死再发危险性越大。
【参考文献】
1 王文,刘力生. 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再发的关系—152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访4年.高血压杂志,2003,11(2):106~108.
2 中国降压治疗预防脑卒中再发研究协作组.脑血管病患者脉压水平与脑卒中再发的关系. 中国循环杂志 ,2003,18(4):284~287.
3 杨鹏麟,徐定修,张素勤.脉压指数评价血管硬化的可行性探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2)334~337.
4 Ceravolo R,Maio R,Pujia A,et al.Pulse pressure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never treated hypertensive patients.JACC,2003,41:1759~1760.
5 王静,苑杰,胡万宁,等.3850名老年人脉压指数水平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15~16.
6 蒙定水 ,黄金龙.脉压与脉压指数在老年高血压疾病中的意义.内科,2006,1(2):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