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逆行P波及室房时距的定位价值
发表时间:2010-05-13 浏览次数:448次
作者:孙丽卿 谢玲斐 王海燕 赵玉香 李玲文 作者单位:325000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关键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逆行P波及室房时距的定位价值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是较为理想的根治方法,术前旁道初步定位对手术难度的评估具有一定意义。目前显性房室旁道根据体表心电图已能较准确进行定位,而隐匿性旁道不显现前传功能,窦律时无法旁道定位。现回顾分析隐匿性旁道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83例逆行P波及室房时距特点,以探讨其在旁道定位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本科住院行射频消融根治房室旁道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83例,其中男51例,女32例,年龄16~68岁;左侧游离壁旁道65例,左后间隔6例,右侧游离壁旁道12例,术前均行食管心房调搏,均不伴有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1.2 方法
观察心动过速时逆行P波的极性,以Ⅰ、Ⅱ 、Ⅲ、 aVF V1食管导联为观察导联,分别以P'Ⅰ 、P'Ⅱ 、P'Ⅲ、 P'aVF、P'v1 P'E表示,P'波直立记为(+),倒置记为(-),不清记为(-/+);测量I、V1及食管导联室房时距(QRS波起始点到P’起始点时限),分别记为RP'V1、RP'I、RP'E ,比较RP'E与RP'V1、RP'I与RP'V1的长短,差的绝对值分别用RP'E-RP'V1、 RP'I-RP'V1表示,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旁道的划分参考文献[1]。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P'形态
见表1。左游离壁旁道65例中P'Ⅰ倒置61例(93.7%), P'v1全部直立(100%);右游离壁旁道12例中P'Ⅰ直立7例(58.3%),余显示不清,P'v1全部倒置(100%)。在左后隔I及V1导联P'显示50%与66.7%,均表现为直立。II、III、aVF导联中,左后隔旁道中P'全部倒置且P'波深大,具有特征性。左前壁与左后壁分别显示全部直立与全部倒置,而侧壁38例中表现为直立或倒置,与前壁后壁有重叠性。表1 各部位隐匿性旁道P'的形态(略)
2.2 RP'间期
见表2。左侧旁道中,RP'E值短于RP'V1值,RP'E值及RP'E-RP'V1值以左后隔最短,与各游离壁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各游离壁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右游离壁旁道中RP'E值长于RP'V1值,RP'E-RP'V1值与左游离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右游离壁旁道与左侧各旁道RP'E值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RP'I与 RP'V1及RP'E-RP'V1与RP'I-RP'V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2 不同部位食管导联与I、V1导联室房时距及差的绝对值(略)注:与左前壁、左侧壁、左后壁比较,P<0.01;与左前壁、左侧壁、左后壁、右游离壁比较,△P<0.01
3 讨论
作者把V1与食管P波分别看作是右心房和左心房,由于旁道位置不同,而致室上速时心房激动顺序不同其在心电图表现出逆行P波与室房时距也应具有不同的特征,可对旁道位置作出初步判断。本组资料显示左游离壁旁道引起的室上速P'v1均为直立,P'I几乎均为倒置,且RP'E均领先于RP'V1,这是由于左侧旁道折返时,逆传心房激动方向向左向上,在额面电轴六轴系统中指向西北且旁道心房端距左房后壁近;右侧游离壁旁道引起的室上速P'I显示58.3%且均表现为直立,而P'v1全部倒置,且RP'V1均领先于RP' E,是由于右侧旁道折返时逆传心房激动向上向左,在额面电轴六轴系统中指向东北,逆传心房激动方向与I导联角度接近90°,在I导联上投影较小而使P波辨别不清,且旁道心房端距右房前壁近[2,3],所以P'I 倒置及P'V1直立均是左侧游离壁特征性改变,且RP'V1必大于RP'E,而P'I直立、P'V1倒置、RP'V1
本资料还显示尽管旁道位置不同,但RP'I与RP'E时距均大致相等,并且RP'I-RP'V1与RP'E-RP'V1时距差异亦无显著性,由此可见,P'I可看成左心房,故室上速发作患者亦可根据I及V1导联P波极性及室房时距作出左右旁道初步判断,而无须食管导联。
【参考文献】
1 吴宁.关于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疗效判断与旁道定位标准推荐方案(附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3,21:203.
2 Reddy. Then location of bypass tracts in the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from the surface electrocardiogram.Am Heart J,1987,113(4):984.
3 吴宁.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表现形式及诊断.心电学杂志,1992,11(4):208.
4 刘昌慧,江洪,唐其柱,等. 隐匿性旁道心电图定位特征探讨.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8,12: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