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0-04-29  浏览次数:452次

  作者:王兴荣,杨淑萍,韩 莉

  [摘要] 目的 了解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老年女性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死亡组及非死亡组的16项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对比。结果 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糖尿病、血清心肌酶、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病变程度及心肌梗死后延展等8项因素,在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0.01)。 结论 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糖尿病、血清心肌酶增高、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病变程度及心肌梗死后延展等是老年女性AMI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心肌梗死;老年女性;危险因素;病死率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近年来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早期病死率高。为此,本组资料针对16项影响因素对老年女性AMI进行了分析,旨在找出引起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降低老年女性AMI的病死率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92例老年女性AMI患者均为我院2003年5月~2006年7月的住院患者,均符合WHO AMI的诊断标准[1],其中非死亡组80例,死亡组12例。非死亡组和死亡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表1 非死亡组与死亡组临床资料比较注:死亡组与非死亡组比较,P<0.01

  1.2 方法 根据临床实验,设计年龄、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家族史、血清心肌酶、梗死部位、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梗死次数、病变程度、临床表现(无痛性、疼痛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非ST段抬高、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延展到16项死亡相关的因素进行研究。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用SPSS 10.0软件包统计处理,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16项相关因素中,除心力衰竭等8项因素在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2)外,而其他8项因素在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表2 非死亡组与死亡组心力衰竭等8项因素方差分析注:死亡组与非死亡组比较,P<0.05,*P<0.01

  3 讨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及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年龄本身即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独立危险指标,特别是老年女性。许多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管达到有效的血流灌注是降低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缩小梗死范围、防止梗死面积延展的最主要措施。心力衰竭、心脏破裂、血清心肌酶、严重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延展、病变程度和糖尿病8项因素在非死亡组与死亡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说明以上8项高危因素主要决定心肌梗死的预后,需要临床高度重视,尤其针对有高危因素的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际上,由于老年患者合并危险因素较多,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多有高度固定性狭窄和多支弥漫病变,不同于低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有效开通率十分有限,年龄越大的心肌梗死患者,溶栓风险越大,越应考虑首选直接PCI治疗,在2004年8月最新修订的《美国心脏病学会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指南》中,无论是急诊静脉溶栓还是急诊直接介入治疗,在绝对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中已经没有了年龄的限制,认为对于75岁以上的选择病例进行直接PCI是有益的,特别是对于判定即将或已出现心源性休克的高龄患者,实际上年龄越大的心肌梗死患者溶栓风险越大,越应考虑首选直接PCI治疗。在病情不稳定情况下,甚至只行球囊扩张术,有效开通前向血流即可,而不必追求完美的造影结果,同时主动脉气囊反搏装置和起搏器应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从而降低早期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因此,在有急诊介入治疗条件下,首选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可有效开放靶血管,改善梗死心肌血供,挽救濒死心肌细胞,有效防止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进一步扩大,乃至室壁瘤的出现,具有积极意义[1]。

  [参考文献]

  1 周欣,李玉明.心肌梗死后创伤修复与心室重塑.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4(32):375-377.

  作者单位: 157011 黑龙江牡丹江,牡丹江心血管医院急诊科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