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踝臂血压比值异常对老年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0-01-14  浏览次数:550次

踝臂血压比值异常对老年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价值作者:李琦,杨 卓    作者单位:宁波北仑宗瑞医院,浙江宁波    【摘要】  目的 探讨踝臂血压比值异常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12例行颈动脉内膜测量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ABI测量。结果 踝臂血压比值0.9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67.7%、漏诊率为17.8%、误诊率为32.3%、阳性预测值为84.5%、阴性预测值为62.9%。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人,踝 臂血压比值0.90对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增厚;踝臂血压比值;高血压;老年人    踝臂血压比值(ankle_brachial index,ABI)为踝部取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收缩压与双侧肱动脉收缩压的最高值之比。正常值为1.0~1.4。本文通过对212例行颈动脉内膜测量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ABI测量,旨在了解踝臂血压比值异常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就诊我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212例,男104例,女98例,年龄61~78岁,平均(63.6±14.4)岁。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病诊疗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或既往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及服用降压药史者,排除各种急慢性感染疾病、结缔组织病、风湿病、风湿热、心力衰竭、低射血分数EF<50%、恶性肿瘤及已知的血栓性疾病等病例。均予踝臂血压比及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    1.2  方法:采用袖带式血压计进行测量入选对象的血压,首先让受试者平卧休息5分钟,室温在21℃左右,分别置12cm×40cm的袖带于双侧上臂,测得双侧上臂收缩压取其中的高值,再置袖带于踝部,将听诊器置于胫后或足背动脉,测得双侧踝部收缩压,取其中高值,踝压/上臂压作为踝臂血压比值(ABI)分别记录好二组的ABI数据。诊断标准ABI0.9为异常[1]。颈动脉超声采用彩色血流多谱勒超声仪检查,测量方法参照[2]在双侧颈动脉窦部1.0cm,颈总动脉远端1.0cm,颈总动脉近端1.0cm血管壁进行测量,双侧颈动脉上述6个部位18个测量点平均值为该患者内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定义为内中膜厚度>1.0cm或局部斑块形成。2  结果    踝臂血压比值0.9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67.7%、漏诊率为17.8%、误诊率为32.3%、阳性预测值为84.5%、阴性预测值为62.9%,见表1。表1  212例踝臂血压比值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对比结果3  讨论    外周动脉病(peripherial arterial disease PAD)是指冠状动脉和颅内动脉以外的其他血管(下肢动脉,颈动脉,肾动脉)的闭塞性疾病[3]。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常见的无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故常被患者及医生忽略。在≥60岁高危患者PAD患病率为40%。高血压是动脉硬化血管疾病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颅外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中的早期标志,是反映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的无创性指标. 但因超声检查需要特殊的设备,专业培训的人员且操作检查价格相对较高,不适用于人群的常规筛查。    ABI原理是动脉狭窄达到临界水平并导致狭窄远端灌注压的降低程度大致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社区康复中心,检测踝臂血压比值很容易,价格低廉,重复性好,本文结果ABI比值0.9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灵敏度高为82.2%、特异度为67.7%、漏诊率为17.8%、误诊率为32.3%、阳性预测值为84.5%、容易被检查者接受,适合大多数人群筛查,值得基层医生重视和使用。建议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如果踝臂血压比值0.90者应高度警惕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并应积极进行干预,从而降低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参考文献】[1]杨建,王国华.充分重视踝臂指数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6):67-68.

[2]杨晓敏,孙凯,刘献成,等.老年人群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07,24(6):391-393.

[3]Ouriel K.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s[J]. Lancet, 2001,358:1257-126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