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Hs_CRP水平及罗格列酮疗效探讨
发表时间:2009-11-13 浏览次数:578次
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Hs_CRP水平及罗格列酮疗效探讨作者:邬宏剑,刘成国,刘海波 作者单位:(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浙江舟山 316100) 【关键词】 糖尿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Hs_CRP水平 罗格列酮 疗效 2型糖尿病(DM)大血管并发症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和2型糖尿病均是与炎症相关的疾病。本文旨在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之间关系及罗格列酮在改善上述诸因素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9月确诊为2型糖尿病住院及门诊患者共100例,女52例,男48例,明确糖尿病病史3~10年,均无服用噻唑烷二酮(TZD)药物史。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定值分为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硬化组48例(男22例,女26例),平均年龄(59.3±8.4)岁;单纯2型糖尿病组52例(男26例,女26例),平均年龄(61.9±9.3)岁。排除标准:1型糖尿病患者,继发性糖尿病患者,肝功能指标等于或高于正常值上限2倍者,肾功能损害者合并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炎症性肠病等),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另选42名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匹配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59.3±8.4)岁,各组间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硬化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组相比腰臀比、体重指数、舒张压、收缩压均有显著差异(P<0.01)。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硬化组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比较,腰臀比较高(0.95±0.10 vs 0.91±0.06 P<0.05),舒张压增高(86.0±7.7 vs 74.4±9.6 P<0.01)。对入选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TZD治疗组48例,男23例、女25例,年龄(58.3±9.2)岁;对照组(非TZD治疗)52例,男25例、女27例,年龄(60.6±8.3)岁。 1.2 方法:(1)颈总动脉IMT的测定:采用彩色超声仪(美国通用公司GE.LOGIQ_700)检测所有受检者治疗前后的IMT,测量3次,取平均值即为平均颈总动脉IMT。IMT<1.3mm定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IMT>1.3mm定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其他指标的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放免法及酶标法自动分析仪(贝克曼CX_20美国)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_C)、高密度脂蛋白(HDL_C)、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Hs_CRP),询问患者既往史、家族史及吸烟史。依据简易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_IR)[1],并取其自然对数值。(2)药物治疗:对照组原有治疗药物不变。治疗组在原有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H20041408)4mg qd,共治疗12周。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属于正态分布的用x-±s表示,指标间的关系判定采用共线性分析与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三组生化指标比较,见表1。表1 各组患者临床和实验资料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糖尿病比较#P<0.05 2.2 相关分析:线性相关分析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hs_CRP与体重指数(r=0.453)、空腹血糖(r=0.438)、空腹胰岛素(r=0.445)、胰岛素抵抗(r=0.813)、糖化血红蛋白(r=0.456)、颈动脉IMT(r=0.764)都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以颈动脉IMT为应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OMA_IR、HbA1C、HS_CRP与颈动脉IMT独立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34、0.30、0.30(P<0.05)。 2.3 罗格列酮治疗12周后,各项指标见表2。表2 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注: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3 讨论 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人类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目前2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表明,糖尿病不仅是高血糖的疾病,也是一种低度炎症性疾病,特别是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炎症因子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 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炎症指标,它是一种主要由肝脏产生的急性期蛋白,正常情况下以微量形式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特异和非特异性炎症刺激可使之显著升高,是反映炎症的非特异性指标。本研究观察了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硬化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血浆hs_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硬化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单纯2型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单纯2型糖尿病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线性相关分析也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与体重指数、血清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都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其中与糖化血红蛋白、颈动脉、胰岛素抗低指数关系尤为密切。这些结果说明超敏C反应蛋白不仅与2型糖尿病相关,而且与胰岛素抵抗及颈动脉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是影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最为显著的因素,而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未能进入方程式。这可能跟舟山群岛人群长期进食海鱼(海鱼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欧咪伽3脂肪酸、牛磺酸,具有降胆固醇,对心脏和大脑具有保护作用)[4]以及部分病人已服用调脂药物有关。因此在临床上,特别在海岛人群中,可将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反映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噻唑烷二酮(TZD)是合成的过氧化物酶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其主要机制为与位于肝脏、骨骼肌、脂肪组织等胰岛素靶器官上的PPARγ结合,调节许多特定参与脂、糖代谢的基因转录,这些基因的表达增加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5]。既往的研究也表明PPARγ激动剂可降低人体外周单核细胞上清液中TNF_a、IL_6等炎性因子水平,提示PPARγ激动剂具有抗炎作用,其中的罗格列酮作为新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采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12周后,结果表明罗格列酮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显著下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治疗前后对比虽无明显变化,但和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也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与既往报道一致[6,7],提示罗格列酮在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同时,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性反应,在预防大血管并发症发生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Bonora E,Formentini G,CalcaterraF,et al.HOMA estimated insulin resistance is an independ ent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ic subject prospective data from the Verona diabetes complictions study[J]. Diabetes Care,2002,25(7):113-114. [2]刘成国,阮连生.舟山市普陀区心脑血管研究工作30年回顾[J].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6,7(7):25-28. [3]Festa A, D Agestino r Jr Tracy RP. Ctal Elevated levels of acute phase proteins and plasm 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pretic the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J]. Diabetes, 2002,5:1131-1137. [4]阮连生主编.舟山渔区心脑血管病防治科研论文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16-218. [5]Susanne B,Nicholas,Yasuko Kawano,et al.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_Activated Receptor_C inMesangial Cells[J]. Hypertension,2001,37:722-727. [6]Xiang AH, Peter RK, Kjos SL, et al. Effect of thiazolidinedione treatment on progression of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in premenopausa women at high risk for type 2 diabetes[J]. Clin Endocrinolmetab,2005,90(4):1986. [7]Langenfeld MR, Forst T, Hohberg C, et al. Pioglitazone decreases carotid intima_media thickness independently of glycemic control im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results from a controlled randomized study[J]. Circulation, 2002, 111(19):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