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心血管病防治新概念与护理学面临的挑战

发表时间:2009-09-14  浏览次数:643次

作者:杨晓媛     李 洁 【关键词】  心血管

哈佛大学Eugene Braunwald教授在2003年美国心脏病学年会上概括了过去100年来心血管病学领域10项重大成就,它们分别是:心导管检查技术、心脏外科手术、冠状动脉造影、PTCA、CCU的组建、超声心动图、心血管病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和他汀类)的发展、心脏起搏器、埋藏式复律除颤器、“预防心脏病学”(危险因素学说的建立及干预对策) [1] 。他特别指出,CCU的组建使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下降了50%,预防心脏病学使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在近40年来下降了70%。这些重要成就的取得都是多学科合作的结果,其中有护理学做出的贡献。众所周知,心导管、介入治疗及心脏外科手术的开展造就了这些领域的专科护理技术;在CCU中直接面对病人的专科护士必须具有在分秒之间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并挽救病人生命的本领。从社区诊所到医疗中心,预防心脏病学的实施更是离不开护理队伍的参与。

尽管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日新月异,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医学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已经共同认识到预防心脏病学的重要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并确立了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血清胆固醇增高、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及缺少体力活动等,并证明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这种干预是在群体水平上实施的,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言而喻。因此,在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我们不仅要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药物去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要探讨针对不同疾病、不同人群的新的干预模式。实施新的防治干预模式,必须构建多学科的团队,而护理学在这个团队中总是处于前沿,扮演着直接面对病人和实施干预措施的角色。心血管疾病防治新概念使护理学面临新的挑战,承担新的责任。护理学同仁必须与时俱进,学习心血管病学的新理论、新技术,理解心血管疾病防治新概念,积极参与各种心血管疾病防治干预模式的临床试验,使护理学在迎接挑战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必须承认,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概念在国内的普及程 度还较低,医疗护理实践中“重治轻防”仍然占据优势。第14届国际心脏病学大会(1992年)推荐的心血管病二级预防“ABCDE防线”概括了预防心脏病学的主要内容,值得借鉴。它针对主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以证医学的最新成果为依据,提出了10项干预措施,便于记忆和应用。这些措施依次为:A-aspirin(阿司匹林)和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β-blockcer(β受体阻滞剂)和blood pressure control(控制血压);C-cholesterol lowing(降血脂)和cigarette quitting(戒烟);D-diabetes(糖尿病)和diet(饮食);E-exercise(体育锻炼)和education(健康教育)。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二级预防的实施能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护理学在这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持久战中怎样才能有所作为,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基于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概念,近年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干预模式,如“胸痛中心”(CPC)的建立,有利于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优化处理;“心力衰竭门诊与社区干预体系”,针对随人口老龄化而增多的慢性心衰患者 [2] ,在基层组织实施经济而有效的治疗干预;“心血管疾病预防门诊”使心血管疾病预防工作普及到社区和家庭,为护士参与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了用武之地。在这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中,护理队伍都是不可缺少的团队成员,护理学也必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光煜,周晗.6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开胸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001,21(1):13-14.

2 李玉光,张元春.高血压与心力衰竭.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4):196-197.

作者单位:610083成都军区总医院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