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2例患者输血前4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4-08-18 浏览次数:1242次
2000年6月卫生部颁发了钊备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输血前的患者进行血液传染病毒的4项检查。此项政策对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染疾病有重要的意义.特别对输血传播疾病的医疗纠纷取到了最直观的证据作用。我们对4352例住院输血患者输血前4项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及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检测对象 2010-O1-2011-12我院住院并准备输血的患者4352例,其中男2890例,女1462例。 1.2检测方法 1.2.1标本采集输血前采集静脉血3-5ml,2生h内完成4项指标的检测。 1.2.2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其中HBSA试剂是三维集团有限公司的产品,抗HC'V、抗HIV、抗一TP试剂是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所有项目都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对HBSAg和抗HCV阳性标本用同种试剂复查;抗一TP阳性标本用RI'R方法进行复检,对抗HCV和抗TP阳性病例及时和临床开单医师联系,让开单医师签字确诊并按照传染病上报程序报告有关部门。 1.3使用仪器 MK3型酶标仪和Model-1575洗板机。 2结果 4352例患者在输血前检查中,HBSAg阳性患者251例,抗一HCV阳性患者53例.抗一丁P阳性患81例,没有检测出抗一HIV阳性。对不同年龄段各项指标分析见表1。其中HBSAg和抗一HCT同时阳性5例,HBSAg和抗一TP同时阳性4例,抗-HCT和抗一TP同时阳性的2例。由于近年来我国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特别是乙肝疫苗注射的力度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普及和各级医院对感染控制环节的严格管理.通过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途径越来越少。3讨论随着输血医学的快速发展.输血作为一种特殊而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屡有输血感染病的报道.因此输血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工,最为严重的就是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为了减少通过输血传播疾病2.国家采取了坚强有力的举措。比如杜绝多年“卖血”行为,大力开展无偿献血,规定血站对采集的血液严格检验,强行对输血者输血前传染病的检测等,虽然日前的技术手段和条件不能对有些’l窗f^I期”的病毒检测出来,但是近年通过输血感染疾病比率大大下降。 对4352.例患者输血前传染病的分析。HHS:fig的阳性率和10年前比较有大幅度的下降,进行统讨一学处理发现低年龄组感染率明显低于高年龄组.和我们区域广泛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有直接关系HCZ'总体感染比率不是太高.但是它和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有一关联(虽各年龄组没有发现统计学意义,考虑它的传播途径可能多元化.没有特异性的预防接种措施。TP主要是检查血液中的梅毒螺旋体.梅毒是比较严重的一种传染病.近年发病率有所上升.各年龄组没有明显的差异.通过临床回访母婴传播、性传播、吸毒人员互相传播占有很大比重。有2例老年人血液检查出梅毒抗体,但是找不出感染源.我们怀疑和使用一些药物及老年人免疫状况有关联,有必要进一步证实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HIV检测中我们没有查出阳性抗体. 1例疑似病例最后经过上报部门排除,我们深知国内形势的严峻.没有阳性结果的出现,可能和医院收集病源的环境等有一定关系综上所述,通过对患者输血前注项的检查,完全可以发现受血者输血前感染传染病源的状况.为及早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同时也为医护人员加强自我保护发出强有力的信号输血前4项检查的记录.能区分是输血前还是输血后传播疾病提供确凿证据,为防止医患纠纷.查清各环节的责任提供了原始证据. 参考文献 王培华.输血技术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7-87。 王锐.韩玲.赵伟萍.20例输血感染案例引发的思考[J].中国输血杂志.2002.15(3):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