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4-06-10 浏览次数:987次
2型糖尿病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以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低下所致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部分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加重,可引起多种代谢紊乱以及并发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可延缓糖尿病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院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采用黄连解毒汤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60例,均参照2型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1]进行确诊。患者均具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临床症状,其中男140例,女120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1.9±5.8)岁;患者空腹血糖(FPG)≥7.0 mmol/L,餐后2 h血糖(2hPG)≥11.1 mmol/L;病程5~17年,平均病程为(9.46±1.05)年。随机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及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并停用其他降糖药。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0.25,口服3次/d)(深圳市中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853)。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基本方:黄连9 g、黄芩6 g、黄柏6 g、栀子9 g;辨证加减:便秘加酌量加大黄、芒硝,失眠者酌量加酸枣仁,腹胀者酌量加半夏、厚朴,水煎服,日一剂。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监测疗程开始、结束和单次治疗前后的血糖的变化;观察疗程开始和结束时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
1.3疗效判定标准[1]:采用显效、有效、无效三级疗效评判标准。用药后患者FBG降低>30%或<7.0 mmol/L认定为显效;用药后患者FBG降低10%~29%或<8.5mmol/L认定为有效;用药后患者FBG无变化或降低<10%认定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由表1可知,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1%,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FBG、2hPBG、HbA1c等血糖指标水平比较:由表2可知,治疗前,两组FBG、2 hPBG、HbA1c等血糖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hPBG、HbA1c等血糖指标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降低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低下,血糖异常升高,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基本病机为燥热偏盛、津液亏损,临床多从滋阴润燥着手,但正如《景岳全书》所言“但去其火,则津液自生则消渴自止”,清火亦是治疗消渴的可取之法。黄连解毒汤方出自《肘后备急方》,由黄连、黄芩、黄柏及栀子组成,四药相伍,苦寒直折,清热解毒,《本草拾遗》有黄柏“主消渴”,《别录》亦有黄连“止消渴”的记载,故黄连解毒汤治疗糖尿病有其依据所在。而盐酸二甲双胍是双胍类口服降糖药,可通过各种途径发挥降糖作用,通过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以降低糖原异生,促进肌细胞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及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介导葡萄糖的利用及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使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的时间延缓,是西医治疗糖尿病首选的口服药物[2]。有研究[3]提示黄连解毒汤除了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外,还可能具有促胰岛素分泌作用,与二甲双胍联用可提高其疗效。而本研究结果也正表明在常规饮食及运动控制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进一步降低患者FBG、2 hPBG、HbA1c等血糖指标水平。二者联用,能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4参考文献
[1]张惠芬.实用糖尿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9.
[2]刘柳明,钟玳.伏格列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广西医学,2013,35(8):1067.
[3]冷三华,陆付耳,屠庆年等.黄连解毒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