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发表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860次
糖尿病于治疗时常易引发低血糖,但多数患者对此未给予足够的重视[1]。低血糖属于糖尿病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轻者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为主要表现;重者可引发意识障碍,甚至可致昏迷,或遗留脑损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分析低血糖发生原因,并给予积极的预防与控制,对保障糖尿病患者治疗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Ⅱ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58例,其中男38例,女20例;平均年龄(61.5±5.8)岁;病程2.5个月~18年。本组患者均按照WHO对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给予确诊,并根据以下症状诊断为糖尿病低血糖:①主要表现为头晕、心慌、头昏、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及精神异常等交感神经兴奋及中枢神经症状;②血糖值均低于39mmol/L;③采取葡萄糖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1.2 方法:通过问答方式记录患者治疗方法及低血糖的诱发原因。观察年龄与低血糖之间的联系,找出诱发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统计,计量资料以率(%)表示,组间对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8例患者年龄与糖尿病低血糖的关系:31~45岁患者10例(17.24%),46~60岁患者12例(20.69%),61~90岁患者36例(62.07%),调查结果可见,年龄越大的患者糖尿病低血糖率越高,61~90岁糖尿病者低血糖发生率与其他组别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5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诱发低血糖的原因:诱发低血糖的原因主要为:药物应用不合理29例,占50.00%;饮食不当20例,占34.48%;运动过量6例,占10.34%;其他原因3例,占5.17%。
3 讨论
3.1 低血糖原因:①药物应用不合理:自行服用保健品或降糖药物,全凭自我感觉用药;应用胰岛素剂量过大或胰岛素选择欠缺,因预混胰岛素或与其相似的短、中效胰岛素高峰时间及作用时间有所差异,患者易在夜间或午餐前引发低血糖;部分患者自行增加胰岛素应用量;胰岛素促泌剂与胰岛素联合应用;②饮食不当:食物摄入量过少、忘记胰岛素应用时间、用药后未进餐、饮酒过量等;③运动过量:运动时间过长、幅度剧烈、时间不合理等;④其他原因:本组其他原因致低血糖者多伴有肾功能、心功能不全,因其症状减慢了降低糖物代谢作用,蓄积于体内,而引发低血糖。
3.2 预防对策:①强化健康宣教:医务人员在进行健康宣教时,应重点向患者讲解低血糖的危害性、主要症状及救治的方法等[2]。对于糖尿病低血糖致昏迷者应及时对血糖进行监测,并给予积极的抢救,以此保障患者的安全。②合理用药:纠正患者对保健的盲目追求,向患者介绍降糖药物的用法、作用特点、药物不良反应等,重点介绍易引发低血糖的药物,使其准确掌握进餐与胰岛素之前的关系,不可自行更改胰岛素吉林医学2014年4月第35卷第11期 ·2373· 应用量。同时在对其他伴随病治疗时,因部分药物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所以应在服药治疗前认真咨询相关医师,避免低血糖出现[3]。③合理饮食:指导患者在进食时合理控制摄入的热量,合理配比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多食用高纤维素类食物,合理控制食盐应用量。嘱患者不应过分控制饮食,保证能量充足,睡前监测血糖,必要时适量加餐,以预防夜间低血糖发生。④合理运动:科学、合理、有计划的长期运动能够有效加强血糖控制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应于餐后1~2h进行运动,且不能空腹运动,合理控制运动量及运动方式,应以有氧运动方式为主,如慢跑、散步、做操、骑自行车等。外出运动时必须携带急救卡,并备好糖块及糖类饮料等。 ⑤加强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对血糖进行监测,科学评估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措施。血糖控制较差者每天监测次数为4~7次,血糖稳定者每周监测1~2d。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1次,6~12个月对肾功、尿蛋白、眼底等情况给予检查,以便及时治疗相关慢性并发症。总之,根据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可以有效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保障患者的治疗质量。
4 参考文献
[1] 邹晓莹,孙中华,韩 晶.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6):256.
[2] 崔维静,何继瑞,李亚聪.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原因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6):142.
[3] 李孟勇.糖尿病并发低血糖36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2):1025.
[收稿日期:2013-12-04 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