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发表时间:2014-02-11 浏览次数:786次
目前,全球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急剧上升。据报道我国现有成人糖尿病患者0.924亿,2型糖尿病占90.0%以上[1]。然而,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不容乐观,HbA1C达标率普遍偏低,据2006年60家大型糖尿病专科中心和城市中心医院进行的DiabCare调查,T2DM患者的平均HbA1C水平为7.6%[2]。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了解石河子市社区T2DM患者血糖控制及其影响因素现状,并探讨HbA1C与血脂、并发症的关系,为石河子市社区T2DM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石河子市13个社区412例T2DM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分型为T2DM。根据《2010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按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达标组(HbA1C<7%)213例和未达标组(HbA1C≥7%)199例。目标患者符合下列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入选标准: ①年龄≥18岁的T2DM患者;②至少具有1次完整的因糖尿病而就诊的门诊或住院病历记录;③本地常住人口(在本地连续居住6个月);④能够且有意愿完成调查者。排除标准: ①新诊断的T2DM或首次接受治疗的患者;②1型糖尿病患者;③怀孕或哺乳期妇女;④患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的患者;⑤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患者。1.2 研究方法1.2.1 现场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由经过统一培训合格的医务人员完成。调查内容分为两部分:①一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糖尿病家族史、血糖控制状况、服药依从性等;②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糖尿病肾病(DN)、高血压病(HBP)、脑血管意外和冠心病(CHD)。1.2.2 检测指标及实验室方法:患者空腹10小时以上,于次日晨8时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实验室指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仪器为日本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HbA1C用美国BIO-RAD公司D-10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检测。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共调查412例患者,男183例,女229例,平均年龄(65.9±9.1)岁;教育程度:大专、本科及以上109例(26.5%),高中、专科、技校120例(29.1%),初中及以下183例(44.4%);月收入:小于3000元者251例(60.9%),3000~5000元者153例(37.1%),大于5000元者8例(2.0%);有糖尿病家族史者62例(15.0%),无家族史者350例(85.0%);服药依从性:规律服药者370例(89.8%),间断服药者23例(5.6%),不服药者19例(4.6%)。2.2 血糖和相关指标情况2.2.1 FPG、2hPG、SBP、DBP、BMI情况:石河子社区T2DM患者FPG、2hPG、SBP、DBP、BMI控制理想者分别占62.1%、37.9%、38.1%、37.1%和35.4%。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以FPG <7.2mmol/L、2hPG <10.0mmol/L、SBP<130mmHg(1mmHg=0.1333kPa)、DBP<80mmHg、BMI<24kg/m2为控制理想。2.2.2 HbA1C控制情况:HbA1C控制达标率(HbA1C<7%)为51.70%,HbA1C控制未达标率(HbA1C≥7%)为48.3%。男性患者HbA1C达标率为48.09%,女性患者HbA1C达标率54.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DN、HBP、CHD及脑血管意外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3 HbA1C与血脂的关系:HbA1C未达标组的TG、TC、LDL-C与HbA1C达标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2.99、-2.05,P<0.05),该组患者的HDL-C与达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预防及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全面评价血糖水平是血糖控制良好的关键。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HbA1C能客观地反映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其检测不受进食和用药等因素的影响,可更客观地反映体内血糖的平均水平和总体变化趋势,在评定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方面有重要意义。在石河子市社区412名T2DM患者中,HbA1C达标率为51.70%。而蒋亚斌等的研究中HbA1C达标率为35.3%[3]。本研究结果略高于国内研究,原因考虑为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石河子市老年退休患者,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健康的关注度较高,服药依从性较高等有关。但其HbA1C、FPG、2hPG均未达到理想指标,尤其是2hPG控制满意率较低,可能与患者饮食不当有关,需要在社区加强T2DM患者健康饮食教育及餐后血糖监测,以更好的控制血糖。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制订的标准,研究中发现半数以上T2DM患者的BMI、SBP、DBP控制不理想。T2DM与高血压有许多共同的发病基础,高血压可引起胰岛动脉、毛细血管硬化狭窄,造成其慢性缺血缺氧,长期可致胰岛功能减退。既往有研究发现[4],BMI控制满意的患者HbA1C控制良好的可能性高于BMI控制差者。本次调查患者的血压和BMI控制均欠佳,影响了血糖的控制,应该对T2DM患者的BMI、血压进行干预,从而更有效地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研究中发现HbA1C未达标组的TG、TC、LDL-C明显高于达标组,两组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内文献报道基本一致[5],表明T2DM患者HbA1C控制不良与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血脂代谢异常会造成动脉中层的平滑肌细胞增殖、排列紊乱,还能造成泡沫细胞的大量产生,与胶原纤维和中层平滑肌细胞一起形成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基本结构。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周围血管病变等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6]。研究中发现,HbA1C未达标组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比率明显高于达标组,说明HbA1C控制不良引起可血脂升高,继而引起T2DM患者并发症的发生。HbA1C对并发症的影响在其他的研究中也得到证实。冯启芳等的研究发现[7],HbA1C均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及进展呈正向关系。因此,对于T2DM患者应该严格控制HbA1C水平,并定期监测血脂,预防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石河子市社区T2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较低,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如BMI、血压控制欠佳,需要加强社区T2DM患者的血糖和影响因素的控制,开展健康饮食教育及餐后血糖监测,从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T2DM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6):55.
[2] PanC,YangW,JiaW,etal.ManagementofChinesepa tientswithtype2diabetes,1998-2006:thediabcare-chinasur veys[J].CurrMedResOpin,2009,25(1):39.
[3] 蒋亚斌,聂立红,荆春霞.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及其与并发症的关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12):2180.
[4] 刘兆兰,付朝伟,栾荣生,等.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与自我管理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J].卫生研究,2009,38(2):196.
[5] 祁 梅,张连娟.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关系的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38.
[6] 张亚文,滕守峰.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3):82.
[7] 冯启芳,陈振谦,郭露萍,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化血红蛋白关系[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4,32(1):19.
[收稿日期:2013-11-01 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