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56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705次
门冬胰岛素30为预混的胰岛素类似物,包含30%可溶性门冬胰岛素及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广泛运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二甲双胍为双胍类降糖药,是目前指南推荐的一线降糖药物[1-2] 。本研究通过使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以观察它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2型糖尿病患者 56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脑肾或大血管或眼底并发症者;合并严重代谢紊乱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合并慢性肝病患者等其他不宜使用二甲双胍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试验组男14例,女14例,年龄45~88岁,平均(53±1.7)岁。对照组男14例,女14例,年龄44~86岁,平均(52±1.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试验组应用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及二甲双胍(格华止)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在餐前10 分钟给药或餐前即刻给予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500 mg/次,3次/d,三餐后口服。用强生稳步倍加型血糖仪测定血糖,用微柱法测定HbA1c。血糖的目标值为:FPG<7.0 mmol/L,餐后2 h 血糖(2 hPG)<10.0 mmol/L。用药4周观察结果。最初每周3 d 测定FPG、2 hPG和睡前血糖以调整胰岛素用量,以血糖低于 3.9 mmol/L为低血糖的判断标准。待血糖接近理想水平后改为每周1 d测定血糖。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治疗实施的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2型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并进行饮食和运动量恒定控制。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χ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降低,且试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二甲双胍为双胍类降糖药物,是目前糖尿病治疗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该药可抑制肝糖产生和肝糖输出,能促进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还可以抑制脂肪分解,能减轻胰岛素抵抗;还能抑制食欲,减少肠道糖的吸收,还能增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门冬胰岛素30为预混的胰岛素类似物,其药理作用更近似于餐后胰岛素的生理分泌,适合于餐后高血糖的治疗。与二甲双胍合用能减低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用量,提高降糖效果,对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徐明彤,陈筱潮,金莉子,等.中国人脂联素基因45T/G与276G/T 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的Meta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11):1132.
[2] 胡绍文.口服降糖药应用现状及其进展[J].实用糖尿病杂志,1994,2(3):4.
[收稿日期:2013-04-24 编校:潘宏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