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2-03-26 浏览次数:496次
作者:赵娟 作者单位:胶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山东 胶州 266300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利巴韦林,治疗结果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峰,各种细菌、病毒均可引起,但以病毒感染多见,约占90%以上[1],主要侵犯鼻、咽、扁桃体等部位。2006年12月—2007年3月,我院儿科门诊对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儿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儿120例,年龄2~6岁;病儿均符合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男34例,女30例;对照组56例,男26例,女30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退热、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气雾剂(信韦林,上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每喷剂量0.5 mg,首次使用第1小时共喷4次,鼻喷加口喷每次2喷,以后每2 h喷一次,仍为鼻喷加口喷每次2喷,共用2 d,2 d以后每天喷4次,每次2喷,共3 d。对照组采用口服抗病毒口服液治疗。
1.3 疗效标准
治愈:2 d内体温正常,一般情况好,症状及体征消失;显效:3 d内体温基本正常,症状及体征好转;无效:用药3 d后体温不降,症状及体征无改变或加重。
1.4 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愈、显效、无效例数分别为5、22、29例,治疗组分别为40、18、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c=6.45,P0.05)。
2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以病毒感染占90%以上。常累及口腔、中耳、眼部及颈部淋巴结等邻近器官,如炎症向下蔓延可引起气管、支气管或肺炎。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 其对RNA和DNA病毒均有作用,对常见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它是惟一有效的抗RSV药物。关于其作用机制,根据目前的研究认为有4种:①通过启动T细胞表型从Ⅱ型向Ⅰ型转化增强宿主的T细胞介导的抗病毒免疫;②抑制宿主单磷酸黄嘌呤核苷脱氢酶(LMPDH),从而影响病毒RNA复制;③通过抑制RNA依赖的RNA多聚酶(RDRP)直接抑制病毒复制;④作为RNA诱变剂,使快速突变的RNA病毒加速错误突变。利巴韦林给药途径有多种,本研究选择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早期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是鉴于:①上呼吸道感染初期病毒主要侵犯鼻咽部并在局部复制,鼻咽部黏膜血管丰富,气雾剂喷入后,药物吸收快,使局部血药浓度达到高峰,迅速抑制病毒复制,有效控制临床症状,缩短病程。②与全身用药比较,由于小颗粒雾化给药时70%的吸入药物直接分布到呼吸道表面[3],故每日应用剂量小,仅为全身用药量的110,不良反应随之减少,对肝肾等主要脏器损害轻,费用低,尤其是在儿童,气雾剂的使用减轻了因打针、吃药等引起的疼痛或服药困难,病儿依从性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故我们认为利巴韦林气雾剂是治疗儿童早期上呼吸道感染的首选用药之一。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 实用儿科学[M].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1321134.
[2] 张澍. 现代儿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430437.
[3] 魏国义,胡仪吉. 抗病毒药物的化学结构及药理作用[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1,16(8):45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