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黄葵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12-16  浏览次数:460次

  作者:管哲星,张文华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2医院,江苏 淮安

  【关键词】 黄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持续蛋白尿、高血压以及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如缺乏有效治疗,GFR将进行性下降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1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为20%~40%,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0%~20%,糖尿病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的就有5%~10%。尽管DN是不能治愈的,但其临床过程是能够延缓的[1]。2006年来采用黄葵胶囊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临床确诊为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未受损患者。包括门诊患者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0人,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5±12)岁,对照组40人,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6±1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服用ACEI(卡托普利12.5 mg~25 mg,3次/日,依那普利 5 mg~10mg,1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口服黄葵胶囊(江苏省苏中制药厂生产,规格0.5g/粒)5粒,3/日。8周一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测定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

  1.3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标准。显效: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24 h尿蛋白定量改善50%以上;基本缓解:症状与体征缓解,24 h尿蛋白持续减少30%以上;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好转,尿蛋白无明显减少,或有肾功能减退。表1 黄葵胶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略)

  2 结果

  用药后24 h尿蛋白定量的观察结果。

  3 讨论

  微量白蛋白尿就是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主要线索,对于尽早指导临床治疗实用性很强[2]。它不仅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依据还能反映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广泛性。若在这一阶段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减少蛋白摄入量、改善生活方式,仍有希望阻止病情向大量蛋白尿发展或延缓其发展速度,同时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控制蛋白尿是目前本病预防和治疗的重点[2]。

  DN发病机制由胰岛素代谢障碍而致长期高血糖是DN发生的最关键原因,高血糖造成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葡萄糖本身代谢异常所致的一系列后果是造成肾脏病变的基础,众多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被激活则是病变形成的直接机制。肾脏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被激活是触发DN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中的主要活性肽,在DN肾病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阻断AngⅡ的生成,故能抑制AngⅡ的致病作用。ACEI保护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可能与ACEI能够选择性的扩张肾小球动脉,尤其是出球小动脉,减低肾小球囊内压,从而改善肾小球的高滤过,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同时,ACEI通过保存肾小球基底膜的负电荷,改善肾小球膜的机械屏障作用,减少蛋白从基底膜的漏出。还可减轻Ang-Ⅱ对细胞生长因子的刺激,防止系膜细胞增生和肾小球肥大,降低蛋白尿、抑制小管间质炎症、阻止肾小球硬化。从而逆转或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向临床糖尿病肾病发展,延缓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下降速度。并发高血压或无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病人均可应用ACEI保护肾脏。

  高血糖、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发生与发展的基本因素,而糖尿病患者的血黏度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血小板粘 附 性 及 聚 集 性 增 高 是 糖 尿 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3]。黄葵是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其性味甘、寒、滑、无毒。黄葵胶囊含有五种黄酮类化合物单体,包括槲皮素、杨梅黄素、槲皮素3洋槐双糖甙、槲皮素3葡萄糖甙及金丝桃甙,有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清除氧自由基、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减轻肾小球免疫炎症反应,促进免疫复合物清除、保护肾小管功能[4]等作用。还有明显的降低尿素和肌酐、减轻尿蛋白量,刺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轻水肿。

  【参考文献】

  [1]ShumwayJT, Gambert SR.Diabeticne phropathyphysi [J]. IntUrol Nephrol,2002,34(2):257.

  [2]JossN, Paterson KR,DeighanCJ,et al.Diabetic nephropathy:how effective is treatment in clinicalpractice[J].QJM,2002,95:41-49

  [3]丁鹤林, 傅祖值.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J].中华内科杂志,2004,41(10):713.

  [4]尹莲芳,刘 璐,弓玉祥,等.黄蜀葵花对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肾小管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0 ,21(3): 209-21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