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23  浏览次数:463次

  作者:汪茂荣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湖北 恩施 445000

  【关键词】 糖尿病;诊断;实验;治疗

  Clinical Analysis of Urinary Infection in Diabetes Patients  WANG Maorong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bei National College,Enshi,Hubei 445000,China)  Key words:Diabetes;Diagnosis;Experiment;Treatment

  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所导致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泌尿系感染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预防及治疗不及时影响糖尿病病情的控制及肾脏损害的增加。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病情严重,病程长,不易控制。现将我院2001年7月至2006年7月5年间45例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5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者均为我院近5年来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39例,年龄36岁~76岁,平均年龄56岁。糖尿病病程0.5 a~18 a,空腹血糖浓度8.9 mmol/L~21.3 mmol/L。45例中有尿频、尿急、尿痛者30例,同时伴有寒战、发热者8例,腰痛者6例,无泌尿系感染症状者9例。

  1.2 诊断标准 45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血糖浓度采静脉血分离血浆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45例均经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符合1985年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泌尿系感染诊断标准:清洁中段尿(要求尿液在膀胱内停留了4 h~6 h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105/ml;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显微镜下白细胞>10个/HP。当两项都具备时可以确诊,如无②项则应复查尿细菌计数,如仍≥105/ml,且两次细菌种类相同者,也可确诊[1]。

  2 结果

  2.1 感染菌群分布 45例患者共分离出47株细菌,2例同时检出两种菌株(细菌和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5株占74.4%,革兰阳性球菌10株占21.2%,真菌2株占4.4%。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氏菌24株、克雷伯杆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肠杆菌2株、变形杆菌2株;球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粪肠球菌2株、乙型溶血性链球菌1株;真菌2株全部是白色念珠菌。

  2.2 药敏试验 47株致病菌有18株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其中一些菌株对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也耐药;大肠埃希氏杆菌对呋喃妥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较敏感;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敏感。

  2.3 治疗 控制血糖采用饮食、运动加药物,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抗感染药物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和抗真菌药。45例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者,40例在2周~6周内临床症状消失,尿液分析正常,尿液细菌培养阴性,4例停药后在6周内复发;治疗超过两个月无好转5例。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尿糖浓度增高成为细菌良好的培养基;糖尿病患者体内代谢紊乱,白细胞趋向性和吞噬功能差;糖尿病患者机体蛋白质合成减少,导致机体免疫机能低下;伴有神经系统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引起尿潴留,有利于细菌生长。血糖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病率、疗效及预后的首要因素,因此,对于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应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选用高效敏感,在尿液和血液中浓度均高但肾毒性较小的抗生素。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及不合理联合用药,使得糖尿病泌尿系感染耐药发生率及真菌感染率增高,治疗时应于尿路感染确诊后,在应用抗生素之前立即做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未出前可选用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的抗生素。糖尿病患者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药敏试验对以往常用的抗生素显示较高的耐药性[2]。因此,预防感染发生,及时做尿培养,根据病原菌种类合理选择抗生素,是针对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432045.

  [2] 刘建侠,高祝慧.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哈尔滨医药,2005,25(2):8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