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以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1-08-03 浏览次数:444次
作者:万卫昌,王志敏,王攀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 318000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银杏叶提取物,颈动脉,斑块纤维蛋白原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2型糖尿病(DM)的重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1]。我们使用银杏叶片口服干预糖尿病患者,观察其对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银杏叶组50例,男26例,女24 例,年龄50~76岁,平均(63.3±9.1)岁,平均体质指数24.3±1.8;合并高血压40例。对照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 49~74岁,平均(62.5±7.9)岁,平均体质指数24.8±1.6;合并高血压43例。两组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纳入标准2型糖尿病诊断依据1999年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排除1型DM、继发性DM、风湿免疫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病史、1个月内手术史、怀孕及哺乳妇女。
1.3排除标准不能坚持服药者;期间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者;冠心病;急性脑卒中;急性感染性疾病等而住院治疗者。
2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阿司匹林片100mgd抗血小板,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银杏叶片2片,1 天3次,口服,治疗6个月。期间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6.5%~8.0%。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心电图、颈动脉彩超、血常规、生化、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7.5~12MHZ变频线阵探头,测定颈动脉球部近端1cm颈总动脉段处、颈动脉分叉部以及球部远程1cm颈内动脉后壁处,左右各3个点,各测量3次,取平均值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 mediathickness,IMT)。记录受检血管IMT值、斑块数目、大小、形态,计算斑块Crouse积分[2]。IMT1.2mm判定为斑块形成。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3结果
3.1两组颈动脉斑块积分比较银杏叶组经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颈动脉斑块总积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两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银杏叶组经治疗6个月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有研究[3]表明,彩超无创检测表浅动脉如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标志,使用斑块Crouse积分可以有效评判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同时有相关研究实验结果提示[4],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及或大血管病变组中的纤维蛋白原有明显升高。上述文献支持我们选择颈动脉斑块及纤维蛋白原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
银杏叶片活性成分主要是类黄酮和萜内酯。研究表明[5],银杏黄酮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萜内酯类具抗血小板活化作用。本组结果显示,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服银杏叶提取物6个月,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缩小颈动脉斑块,为减少糖尿病患者远期并发症的药物治疗提供了一个方向。若能延长随访期限,以心血管事件作为终点事件进行统计比较,可能会获得更加有意义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逆转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水平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郭立新,潘琦,初明峰,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及强化控制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2)19-22.
[2]Handa N,Matsumoto M,Maeda H,et a1.Ischemic stroke events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J].Stroke,1995,26(10):1781-1786.
[3]胡月平.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1)86-87.
[4] 王周,马江波.2 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指标的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3,5(12)905-906.
[5] Kusmic C,Basta G,Lazzerini G,et al.The effect of Ginkgo biloba in isolated ischemicreperfused rat hearta link between vitamin E preservation and prostaglandin biosynthesis[J].J Cardiovasc Phar-macol,2004,44(3)356-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