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0-11-11 浏览次数:488次
作者:陈云亚 作者单位: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江苏 无锡 214187
【摘要】 目的:评价高尿酸血症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6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成尿酸正常(NUA)组(42例)和高尿酸(HUA)组(26例),分析两组病人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大血管、微血管病变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HUA组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血压(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腰臀比值(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均高于NUA组(均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则低于NUA组(P<0.05)。(2)HUA组冠心病、脑血管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颈动脉斑块和下肢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均高于NUA组(均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明显相关,并可导致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糖尿病,2型; 胰岛素抵抗; 血管并发症
高尿酸血症为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代谢紊乱,包括糖、脂、尿酸代谢异常。血尿酸(SUA)增高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可引起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微血管病变,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本研究旨在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SUA增高与胰岛素抵抗及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参照1999年WHO诊断标准诊断)68例,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65±14)岁(35~87岁),病程(13±5)年(6~22年)。按SUA水平分为SUA正常(NUA)组和SUA升高(HUA)组,两组病人年龄、病程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以SUA>430 μmol·L-1为SUA升高标准(SUA正常参考范围150~430 μmol·L-1)。
1.2 方法
病人晚餐后禁食10~14 h,次日清晨抽血、留尿,分别测定肝肾功能、电解质、尿常规、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SUA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SUA测定用酶法,血糖(PG)测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血清胰岛素(Ins)测定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休息5 min以上,测血压3次并取平均值;询问有无冠心病、脑血管病变史;作眼底检查、双侧颈动脉超声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
计算公式: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FPG×FIns/22.5。
1.3 诊断标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按照文献[1]的标准;脑血管病指有脑出血或脑梗死等;冠心病指有明确心肌梗死史,有明确心绞痛发作或心电图ST- T改变,参照ACC/AHA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分析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其中Ins和HOMA- IR以自然对数转换值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病人的胰岛素抵抗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的胰岛素抵抗情况比较注:FIns(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原数据呈偏态分布,故表中数值为取自然对数后的结果
2.2 两组病人的BMI、腰臀比值(WHR)、血压(BP)及血脂的比较
见表2。
2.3 两组病人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3,HUA组病人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远高于NUA组(均为P<0.05)。表2 两组病人的BMI、WHR、BP及血脂的比较表3 两组病人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事实上,已有不少研究报道,肥胖、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均合并有高尿酸血症,以致WHO关于代谢综合征工作定义将高尿酸血症列为代谢综合征组分之一。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伴发病,密切相关[2]。这些代谢紊乱的发病机制基本相同,并以胰岛素抵抗为最根本的病因[1]。新近Niskanen等[3]关于“芬兰糖尿病与预防研究”的结果显示,高血尿酸与高胰岛素水平密切相关,机制不明;他们认为高SUA作为发生高胰岛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先于高胰岛素血症。本研究观察到的高尿酸组胰岛素抵抗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结果与之相符。
本研究还观察到,HUA组WHR、冠心病、脑血管病、颈动脉斑块、下肢动脉斑块、DR、DN、DPN发生率均较NUA组显著升高。高尿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高度相关[4]。许多研究结果还显示,血尿酸水平升高不仅是冠心病、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还可加速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视网膜、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尿酸在血中的物理溶解度极低,当其浓度升高时易析出微结晶沉积于血管壁,直接损伤血管内膜,并能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与溶解。在意大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5]中发现,SUA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呈独立且显著的相关。
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及血管并发症之间关系密切,其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高尿酸血症的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升高是共识,可能与尿酸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尿酸作为人体内分布最广的水溶性抗氧化剂之一,具有铁的螯合剂性质,它可降低脂质过氧化的发生率,并可稳定血清中的抗坏血酸使其免于氧化。部分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加剧导致血管损伤,尿酸为对抗这一反应而代偿增加,出现高尿酸血症。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内源性抗氧化系统状态各不相同,因而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略不相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为了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除了应注意糖、脂代谢,减轻体重,控制BP,同时也应关注尿酸代谢。
【参考文献】
[1]廖二元,超楚生.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2- 1732.
[2]朱煜,唐汇敏,邓江平,等.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调查[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6(1):41- 42.
[3]NISKANEN L,LAAKSONEN D E,LINDSTRON J,et al.Serum uric acid as a harbinger of metabolic outcome in subjec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J].Diabetes Care,2006,29:709- 711.
[4]雒瑢,樊继援.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及并发冠心病的关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1):20- 22.
[5]PUDDU P E,LANTI M,MENOTTI A,et al.Serum uric acid for short-term 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in the Gubbio population study[J].Acta Cardiol,2001,56:243-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