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化痰逐瘀法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0-09-19  浏览次数:493次

  作者:李红霞 关得安 史红霞

  摘要 目的:观察化痰逐瘀法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化痰逐瘀中药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120例,并设西药二甲双胍治疗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从总体疗效看,治疗组有效率达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空腹及餐后2 h胰岛素、糖基化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均有显著改善,于治疗前比P<0.01或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提示治疗组改善血糖、HbA1c、BMI、及胰岛素比较虽无明显差异,但改善症状体征及降粘、调脂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临床实用性优于西药。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化痰逐瘀;中医药疗法

  自2001年2月~2005年10月,笔者运用化痰逐瘀法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120例,并设西药二甲双胍治疗60例作为对照组,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我院糖尿病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并结合胰岛功能、抗体、HBA1c、体重指数确诊为肥胖型2型糖尿病[2],经饮食、运动治疗干预未达标者。本文共收集180例肥胖型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属痰瘀互结为主,兼有气阴两虚、阴虚燥热、湿热内蕴亦在观察之列[3]。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60例;年龄40岁以下15例,40岁~55岁80例,55岁以上25例,平均年龄43岁;病程2年以内38例,2年~5年62例,5年以上20例,平均病程5年;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8.0 mmol/L~9.8 mmol/L,平均(8.8±0.5) mmol/L,餐后2h血糖10.7 mmol/L~13.9 mmol/L,平均(11.9±1.07) mmol/L;尿糖(+~)。对照组60例,男 31例,女29例;年龄40岁以下11例,40岁~45岁35例,55岁以上14例平均年龄42.5岁;病程2年以内17例,2年~5年27例,5年以上16例,平均病程4.8年;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8.0 mmol/L~9.8 mmol/L,平均(8.9±0.6)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13.5 mmol/L,平均(11.2±1.1) mmol/L,尿糖(+~)。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采用化痰逐瘀法。基本方:胆南星9 g,海藻15 g,半夏10 g,杏仁10 g,鬼箭羽12 g,桃仁10 g,水蛭5 g,木香10 g,生山药15g,黄芪15 g,白术15 g,升麻6 g,川牛膝10 g,路路通6 g;兼有气阴两虚酌加太子参20 g,黄精15 g,兼有阴虚燥热酌加龟板、花粉各15 g,兼有湿热内盛酌加黄连9 g,黄柏12 g。每日一剂,常规水煎早晚分服。

  1.2.2 对照组:用二甲双胍0.5 g,每日3次,餐后口服。少数病例临睡前(晚22时左右)加服0.25 g。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同时配合饮食、运动基础疗法。

  1.2.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监测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空腹及餐后2 h胰岛素、糖基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血脂及体重指数。

  2 疗效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及化验检查作为制定标准,以卫生部1995年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规定的标准为依据。

  2.1 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8.0 mmol/L,血糖较前下降30%以上,血脂、血流变达正常指标或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 8.0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血糖较前下降10%~20%,血脂、血流变有所改善。②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血脂、血流变变化不明显。

  2.2 治疗结果

  2.2.1 疗效比较(见表1~表4)

  表1 两组总疗效比较(略)

  注:组间比较,P<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值比较(略)

  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 t=7.77、7.72,P<0.01;**t=5.71、5.70,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 h胰岛素、HbA1c及BMI比较(略)

  注:*与治疗前比P<0.01;△与对照组比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表4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脂、血流变的比较(略)

  注:*与治疗前比P<0.01;△与对照组比P<0.01;**与治疗前比P<0.05;与对照组比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

  2.2.2 不良反应:治疗组有3例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现象,未特殊处理自行缓解;对照组7例出现较严重的胃肠道反应,2例出现皮疹,副作用发生率占15%。

  3 讨论

  临床观察结果发现,从总体疗效看,治疗组有效率达93.3%,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有效率73.3%),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空腹及餐后2 h胰岛素、糖基化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均有显著改善,于治疗前比P<0.01或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提示治疗组改善血糖、HbA1c、BMI、及胰岛素比较虽无明显差异,但改善症状体征及降粘、调脂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实践证明:化痰逐瘀法其优势在于综合疗效好、作用温和、无毒副作用,充分揭示了中药制剂的综合效应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多方面起作用的[3]。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奇病论篇》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消渴乃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常,酿成痰浊所致。正如李中梓《医宗必读》认为“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瘀而成痰”。痰湿内聚,阻遏气机,血行不畅,瘀血内停,痰瘀互结,故治疗当“痰瘀同治”[4]。该方选胆星、海藻、半夏、杏仁化痰蠲浊,以桃仁、鬼箭羽、水蛭、木香活血行气,化痰通络,佐以黄芪,白术、山药、益气健脾,以绝痰源,更以升麻、川牛膝、路路通引诸药上行下达,通行百窍,同时结合兼证随症加减,用于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收到满意的效果。

  现代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缺陷伴(或)胰岛素抵抗,尤其是肥胖型糖尿病多存在胰岛素抵抗[5,6]。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选用的中药:胆星、海藻、半夏、杏仁、桃仁、鬼箭羽、水蛭、山药、黄芪等具有调节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升糖素分泌、改善脂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充分揭示了中医中药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作用是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多方面的[7,8]。

  总之,我们立法选药时既遵循中医辩证求因,审因论治的理论,又重视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两者有机的结合,从整体调节入手,达到了未病有预防之用,既病有治疗之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钱荣立摘译.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5.

  [2]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助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相关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3] 张玲梅,连至诚. 病证结合糖尿病病机演变规律探讨.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18(4):232~233.

  [4] 陈彩国.浅述糖尿病从湿痰瘀论治.湖北中医杂志,2002,7:30.

  [5] 李光伟.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其临床评估和处理.实用糖尿病杂志,1999,1:6.

  [6] 赵家伟,李秀均.胰岛细胞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主角.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3):183~184.

  [7] 庄 欣,庄泽澄. 痰瘀同源理论的临床应用.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2):545~546.

  [8] 李锦记,李振中,尹翠梅,等.痰瘀互结与糖尿病血管病变.新中医,2004,4:25.

  作者单位 长治市中医院(04600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