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糖调节受损患者传统危险因素结果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0-08-27  浏览次数:474次

  作者:谭同均 何玉琼 朱国文 作者单位:宜宾市第一医院检验科,四川 宜宾 644000

  【关键词】 糖调节受损 体重指数 危险因素 脂紊乱

  流行病学的调查表明,糖尿病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本文对宜宾市体检人群中参加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人员的资料的进行分析,了解其在正常或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阶段等不同状态下其传统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探讨成人糖耐量异常人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状态和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3-2005年体检人员中参加OGTT试验且资料齐全的735人,年龄30~60岁(平均49岁)。按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分为3组:(1)糖耐量正常组(NGT):472例,空腹血糖(FPG)<6.1 mmol/L和OGTT 2 h血糖(PG2 h)<7.8 mmol/L;由于糖耐量正常组(NG)的数量超过糖尿病组(DM)的4倍,在NG组中随机抽取180例作为危险因素分析中的对照组。(2)血糖调节受损组(IDR):177例,FPG 6.1~6.9 mmol/L和PG2h > 7.8 mmol/L。(3)糖尿病组(DM):86例,FPG ≥ 7.0 mmol/L和PG2 h ≥ 11.1 mmol/L。

  1.2 方法

  空腹采血,测量身高、腰围、体重、血压。将75 g葡萄糖溶于250~300 ml水中口服,OGTT的操作以及FPG、PG2h测量均按照1994年全国糖尿病普查统一标准进行,在空腹采血测量FPG的同时在Beckman Cou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TG、TCH、HDLC、LDHC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Glu、TG、CHO、HDLC试剂盒及其校准品均为贝克曼公司产品,其中GLu采用HK法测定,TG、CHO采用酶法测定,HDLC均相法测定,HbA1c采用免疫凝集法。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cm)2;血脂紊乱:CHO≥5.6 mmol/L或HDLC男<1.0 mmol/L,女< 0.9 mmol/L或TG≥1.71 mmol/L;高血压:血压 ≥ 140/90 mmHg。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分类变量以比例(%)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上数据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1.4 结果

  糖耐量正常组腰围(87.4±10.3)cm,BMI(23.5±5.3)kg/m2,高血压38%,脂紊乱46.6%,HbA1c(5.3±1.3);糖耐量异常组腰围(92.7±9.7)cm,BMI(26.8±4.4)kg/m2,高血压61.9%,脂紊乱71.6%,HbA1c(5.9±3.2)%;糖尿病组腰围(90.4±10.4)cm,BMI(24.8±3.5)kg/m2,高血压70.7%,脂紊乱79.4%,HbA1c(6.5±4.6)%。糖代谢异常患者腰围,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相对于糖耐量正常组明显偏高(P<0.01);而糖尿病组的高血压和血脂紊乱发生率明显比糖调节器节异常组和正常组高(P<0.01)。

  2 讨 论

  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诊断标准不断修改完善,增加了IFG新诊断类型,并将FPG≥ 7.0 mmol/L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在临床应用及调查中适合我国国情〔2〕。在某种程度上FPG和OGTT的PG2h的代谢决定因素不同:FPG的调节有赖于足够的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正常,以抑制肝糖元的输出;对OGTT糖负荷后的正常反应包括抑制肝糖输出和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这就要求胰岛素在糖负荷后迅速分泌增加和外周组织对胰岛素足够敏感。因此IFG主要与肝脏胰岛素抵抗,肝糖输出增加有关;IGT主要与外周尤其是在骨骼肌的胰岛素抵抗有关。本研究显示,IGT是中国人糖调节受损(IGR)的主要的主要类型,与文献报道一致〔3〕;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糖调节受损者不仅存在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缺陷,具有发生Ⅱ型糖尿病的倾向,而且常与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肥胖等代谢异常综合征并存,具有高度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使IGT者较糖耐量正常者有更高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4〕,本研究表明,萄葡糖耐量减低可以使引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升高;餐后高脂血,在部分为餐后较高的TG水平,特别是餐后高水平的TG残留物,可以引发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升高。其机制可能是一旦某些因素破坏了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使得脂质和脂蛋白进入肾小球系膜,在巨噬细胞和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的反应性氧化产物,特别是过氧化物的作用下被氧化,被氧化了的脂蛋白会刺激炎症和纤维性的细胞活素,导致细胞死亡。最近的研究表明,糖代谢的异常是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强有力的前兆〔5〕;有代谢综合征趋势者(血压大于或等于130/85 mmHg、高TG、肥胖)〔6〕IGR发生率更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总之,动脉血压、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对于这些危险因素的控制能使糖尿病的预后得以改善。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Report of the Expert.Commit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Care,1997;20:11832001.

  2 杨兆军,杨文英,李光伟.中国成人不同糖代谢异常的分布特点〔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4):212831.

  3 全国糖尿病协作组.对我国糖尿病空腹血糖诊断水平的探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8;14(1):37.

  4 傅 茂,傅祖植.糖耐量低减的危害及其机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1):789.

  5 Bartnik M,Malmberg K,Norhammar A,et al.Newly detected abnormal glucose tolerance:an important predictor of longterm outcom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J〕.Eur Heart J,2004;25:19907.

  6 程韵琼,鄢盛恺,宋濯虹.代谢综合症与血脂异常〔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分册,2005;26(2):77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