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分泌代谢病学》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8-25  浏览次数:521次

  作者:宋冰 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锦州 121000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国糖尿病治疗指南强调达到严格的血糖控制目标,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传统的单药治疗手段,如磺脲类(SUs)药和二甲双胍通常都无法持久稳定控制血糖[1]。尽管诸多研究已证实,磺脲类药物在达到最大标示剂量一半时量-效曲线就出现平台期[2],但是在大多数的临床实践中仍持续广泛选择大剂量的单药治疗。需要新的治疗手段来实现并持久稳定良好的血糖控制。此外,积极的早期开始联合治疗目前已日益受到推崇,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阶梯式治疗策略。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WHO标准确诊选择年龄60~7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7.0~13.9mmol/L之间,糖尿病的平均病程为6.8年)5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17例,体重指数≥27kg/m2者占73%。随机分为磺脲类单药剂量递增组和罗格列酮联合磺脲类两组。虽然合并缺血性心脏病(IHD)的患者可入选本研究,但存在严重的或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或充血性心衰(NYHA分级III/IV)的患者均排除在外,且期间未服用影响血糖的药物。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选时都改为格列吡嗪治疗[10 mg BID(每天两次)],然后进入为期4周的导入期(安慰剂和格列吡嗪10 mg BID)。患者随机接受罗格列酮4 mg OD(每天一次)联合格列吡嗪10mgBID(罗格列酮+磺脲类药组)或和罗格列酮相匹配的安慰剂OD联合格列吡嗪10mgBID(磺脲类单药剂量递增组)的治疗。研究期间,医生采用系统性、阶梯式剂量增进方式为每个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鼓励医生递增药物剂量以期达到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所推荐的控制目标。患者随机接受罗格列酮或安慰剂联合磺脲类治疗的研究流程的剂量递增方案。如果空腹血浆葡萄糖(FPG)≥180mg/DL(10mmol/L)必须逐步递增剂量直至达到格列吡嗪(40mg/d)和罗格列酮(8mg/d,分次给药)的最大允许剂量;如果FPG超过140mg/dl(7.8 mmol/L ),则推荐上述方案。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可开始胰岛素治疗,并继续在研究中。

  2 结果

  与磺脲类单药剂量递增治疗相比,罗格列酮联合磺脲类药治疗显著降低了HbA1c、FPG,见表1。

  表1 磺脲类单与罗格列酮联合磺脲类药疗效比较(略)

  注:*与磺脲类单药剂量递增治疗组相比, P<0.01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研究设计的目的是评价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早期罗格列酮联合格列吡嗪治疗与格列吡嗪单药治疗的疗效,研究期间允许两治疗组格列吡嗪按传统增加剂量。和磺脲类单药剂量递增治疗组相比,罗格列酮联合磺脲类药治疗组中有更多的患者能达到并保持ADA的HbA1c控制目标。

  尽管格列吡嗪的每天最大推荐剂量是40mg,但目前已发现在格列吡嗪剂量10mg/d后再增加该药物剂量对血糖控制所产生的改善作用是微乎其微或根本没有。本研究为早期开始联合治疗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早期加用罗格列酮同时还能减少磺脲类药的用量。最重要的是,罗格列酮联合磺脲类药治疗组中大部分的患者都保持了罗格列酮的初始剂量(4mg),不需要进一步增加罗格列酮或格列吡嗪的剂量,预示了2年联合治疗的疗效。

  总之通过长达2年以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清楚地证明了次极量磺脲类药早期加用罗格列酮治疗在改善并维持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面显然要比磺脲类单药剂量递增治疗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 Turner RC,Cull CA , Frighi V , et al. Glycemic control with diet , Sulfonylurea , metformim or insul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rogressive requirement for multiple therapies (UKPDS 49) . UK Prosective Diabetes Study (UKPDS) Group[J]. JAMA ,1999 , 281 : 2005-2012 .

  [2] Stenman S , Melander A , Groop PH , et al.What is the benefit of increasing the sulfonylurea dose [J].Ann Intern Med,1993, 118 : 169-17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