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误区及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09-06-25 浏览次数:840次
作者:刘庆兰作者单位:临沂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山东 临沂 276003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存在的误区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调查表对20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知识进行调查,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存在的误区,并实施运动护理教育,进而评价教育干预效果。结果 40%左右的患者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存在盲目性,在注射胰岛素、运动开始与持续时间、运动强度大小等方面均存在误区;通过教育干预使误区得到纠正,能有效地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治疗知识水平。结论 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存在较多误区,糖尿病教育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治疗知识。 【关键词】 糖尿病;运动;护理干预 运动疗法是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对于2型肥胖病人,应该鼓励适当体力劳动和运动。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对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好,在运动治疗中存在一些误区,我们通过发放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运动相关知识评价问卷,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进行调查指导,效果显著,现将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便利取样原则,选择我院内分泌科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首次住院治疗、符合WHO(1997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入选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条件:患者知情同意,有运动适应症,无禁忌症,如:并发急性感染、心肾功能衰竭、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坏疽、糖尿病性肾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空腹血糖超过16.8mmol/L有明显酮症酸中毒症状等[1]。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运动治疗知识调查问卷,包括糖尿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空腹及餐后血糖、血压、体重,于患者入院次日先对患者进行运动治疗知识调查评价,针对患者存在的运动治疗误区,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教育,给每位患者发放一本糖尿病基本知识教育手册供阅读,除实施饮食、药物治疗,监测、自我管理等常规糖尿病知识教育外,增加运动教育与指导,做身体评估,和医师、患者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运动计划,鼓励患者坚持不懈。内容包括糖尿病运动治疗的重要性,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大小,低血糖反应的表现及预防处理措施,观察、监督并记录其运动情况、运动项目、每次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心率、观察运动后有无不适、运动前后血糖(空腹和餐后2h)、血压、体重的变化,以评价运动教育指导的效果。出院前(2周后)予以相同的问卷评价患者对运动知识的掌握程度,以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见表1。 表1 2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略)
2.2 200例糖尿病患者在教育前后运动治疗知识评分变化 见表2。
3 讨论
3.1 40%左右的患者运动治疗知识存在误区,教育干预效果明显 40%左右的患者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存在盲目性,注射及运动开始时间,运动持续时间,运动强度大小,存在误区。通过个体化教育,本组中99%的糖尿病患者清楚运动治疗的重要性, 100%的患者对运动项目的选择,胰岛素注射后运动时间,低血糖反应的表现及预防处理措施能够掌握。20%的患者对运动强度大小把握不好,10%的病人出现运动后低血糖。经家属帮助运动治疗知识掌握在个体化教育前后进步明显,有良好纠正作用(P均<0.01)。
3.2 糖尿病患者运动误区的护理干预
3.2.1 运动项目的选择 提倡个体化即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性别、体能和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当的方式,运动一般以有氧运动为主。建议选择有利于全身肌肉活动的,能独立、主动进行的,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限制的,有节奏感、能激起兴趣的竞技性不强的项目。如:健身操、太极拳、跳舞、扭秧歌、散步、球类、游泳、走路、跑步、骑自行车、爬楼梯。
3.2.2 运动时间 坚持有规律的运动,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皮下注射与运动应间隔一定时间,至少60~90分钟;应选择在腹部注射胰岛素,避免将胰岛素注射在大腿或上肢等活动较剧烈的部位,以免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每次运动量至少30min,每天运动至少60min。参加较长时间活动时,在活动期间要增加糖类零食,如饼干、面包等。若清晨空腹锻炼可使升糖激素水平升高而使血糖升高,应在餐后1h为好,因此时的血糖最高,最好每日定时活动。
表2 糖尿病运动知识评分在教育前后的变化(略)
3.2.3 运动强度及频率 运动要因人而易。已有运动习惯的病人,应鼓励其坚持每天运动,对于没有运动习惯的人,运动强度开始时要小,逐渐加大,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持之以恒。判定运动强度是否合适,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一种是自我感觉:运动时不感觉呼吸困难,运动后感微出汗,15分钟后脉搏恢复运动前水平,自我感觉轻度疲劳,次日感觉轻松,食欲增加,为合适的运动强度。二种是测靶心率,即运动中所追求的目标心率。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根据公式:靶心率=170-年龄(岁)。运动前应用 5~10 分钟的时间热身和放松,每周 3~4次,如能每天运动更好,运动后应做 5~10分钟整理活动,让心跳恢复到运动前的速率。
3.2.4 运动安全 运动前选择合适、宽松的衣服和鞋袜; 病人最好随身携带血糖仪、求助卡、及糖类食品,以便随时救助。在运动结束后不要立即洗澡,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在运动前后和运动中及时进行血糖监测是患者得以安全进行运动的保障。如果运动前的血糖在5.5~16.7mmol/L,说明糖尿病患者适合进行运动。如果血糖值<5.5mmol/L,应及时补充一些含糖的食物,如4块饼干、1片面包或半杯果汁等,在血糖上升至5.5mmol/L后再开始运动,否则可能会在运动中出现低血糖。如果运动前血糖过高也不宜立刻进行运动,因为运动可能会加重血糖的升高。在运动中如果出现头晕、心慌、疲乏、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症状时,患者应该立刻停止运动并监测血糖,服用含糖食物,15min后再监测1次血糖,直到血糖恢复正常。如果服用含糖食物后低血糖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应该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在运动前后,应检视是否有足部水泡或损伤。
3.2.5 运动后的评价 (1)适宜:运动后有微汗, 身体有发热感,感到轻松愉快,稍感乏力但是休息后即可恢复,患者感到对运动感兴趣,血糖下降;(2)过量:运动后大汗、头晕、胸闷气短, 短暂休息后难以恢复,血糖升高,次日周身乏力,无运动欲望。(3)不足:运动后身体无发热感、不出汗,脉搏无变化或在2min内恢复,血糖无明显改变。
【参考文献】 [1] 沈犁.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并发症及其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959~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