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25 浏览次数:726次
作者:郎银枝,刘文英,郝丽芳
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二科,内蒙古包头 014030
近年来,对初诊2型糖尿病通过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迅速解除高糖毒性、高脂毒性,血糖得以良好控制[1],故在国内对初诊2型糖尿病血糖较高的患者应用胰岛素泵进行短期强化治疗已较普遍,我们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初诊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4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2~76岁,平均52岁。强化治疗前平均空腹血糖13.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0.7mmol/L,糖化血红蛋白11.2%。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多数患者欣然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少数患者担心胰岛素泵使用后产生胰岛素依赖或担心泵出现故障发生危险及害怕疼痛。
2 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 针对治疗前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心理指导,一方面医护配合,向病人讲述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新理念,并详述有关胰岛素泵的作用原理,说明其可以通过体外连续注入系统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使血糖快速稳定的得到控制[2]。另一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向病人及家属演示有关泵的操作过程及其注意事项、机器发生报警后的应急处理。经过耐心细致的解释,病人及家属逐步消除了各种疑虑,积极配合治疗。
2.2泵的使用护理
2.2.1置泵前的准备 要对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老年、文化水平低的患者应对其家属进行培训或由护士直接操作(如大剂量追加)和维护。
2.2.2置泵后的应用 安泵时要注意储药器及软管内有无气体;根据医嘱设置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护士要熟练掌握泵的操作技术和常见故障的排除,如埋针的固定问题。泵所带的管路系统有3种,直针、斜针、软针,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斜针如穿刺角度不正确或固定不好,会产生局部的疼痛。有1例病人甚至斜针的方向发生变化,穿出皮肤。故对斜针要注意掌握穿刺角度及针的固定。软针一定要用持针器送入皮下,有1例病人,我们用手将针推入皮下,发生软针皱屈,使胰岛素不能顺利进入皮下。
2.2.3 观察储药器的药量 储药器中胰岛素用完,可出现两种情况:第一,常报警提示为管路堵塞,事实为胰岛素用完,护理中应观察储药器中的药量,给予及时更换。第二,病人外出未能及时补充,早期强化治疗期间可使血糖回升,影响血糖控制。故可根据病人的胰岛素用量粗算一支药的用药天数,还要经常检查储药器中的药量,可避免断药的发生。
2.2.4 管路的堵塞与断裂 因胰岛素泵所应用的胰岛素为短效胰岛素,无结晶,不易产生药物的直接堵塞,常见管路堵塞的原因为管路扭曲所致,故在安置时不要出现管路死角。管路的断裂很少发生,但由于管路使用时间过长,发生1例管路与泵连接处的断裂,故管路使用不要超过1周。
2.2.5 穿刺部位的皮肤反应 皮肤反应发生2例,1例为穿刺部位的皮肤硬结,直径1cm左右,无红肿,无痛,可能是胰岛素吸收不好所致;另1例是对胶布过敏,发生皮疹和瘙痒。40例无1例发生穿刺部位的皮肤感染。
2.2.6 电池无电 大多数胰岛素泵有低电量报警系统,可提前提示电池低电,防止胰岛素停注。有的胰岛素泵无低电量报警,故应注意电池电量的状态,避免停机。
2.3 密切观察血糖变化 胰岛素泵治疗前一天测定三餐前后2h、睡前(夜间11时)血糖,根据血糖及体重设定胰岛素的基础量及餐前大剂量,第4天监测三餐前后及睡前7次血糖,了解血糖的下降情况,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检测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
【参考文献】 [1] 祝方,纪立农,韩学尧,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控制的临床试验[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5-9.
[2] 周蝉英,刘道平,杨小平,等.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8):465-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