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神经内分泌癌1例
发表时间:2009-09-22 浏览次数:671次
作者:张艳芳,张秋英,张嘉,闫怀军
[关键词] 胃;神经内分泌瘤;病例报告 病人,男,45岁。因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3个月入院。病人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烧灼感,疼痛,进食后缓解,与体位无关,胃镜检查提示胃癌。查体: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包块位于胃体偏小弯侧,直径1~2 cm。切除全胃后行食管空肠吻合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报告:(胃体偏小弯侧)神经内分泌癌(隆起型,直径1 cm),侵入浆膜,未累及手术远近切缘及大网膜,小弯侧(4/5)淋巴结见癌转移,大弯侧(0/3)淋巴结内未见癌转移。随诊6个月,无肝、肺等远处转移。讨论 以前认为胃的内分泌肿瘤罕见,但是现在发现它能占整个胃肠道内分泌肿瘤的11%~41%。从临床病理学角度可将胃的内分泌肿瘤分为4型。其中1型肿瘤最常见,它发生于胃底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上,通常由恶性贫血造成,伴随胃酸缺乏,胃窦G细胞增生,以及高胃泌素血症。胃泌素营养胃底肠嗜铬样(ECL)细胞,最初导致ECL细胞单纯性增生,后呈结节性增生,最后形成肿瘤。肿瘤发生非常缓慢,导致多发性黏膜下小结节形成,直径很少超过1 cm。组织学检查,这些类癌表现为固有膜基底小的细胞簇或细胞带。单个细胞规则,核圆形,染色质弥漫分布,胞浆淡灰色,不呈明显颗粒状。免疫组化染色强阳性。淋巴结转移非常罕见,通常仅发生在直径大于1 cm的肿瘤。通过胃窦切除消 除胃泌素的刺激可以使肿瘤消退。1型肿瘤不受全身激素影响。2型胃内分泌肿瘤第二常见,散发,孤立,与发生在小肠的类癌相比,2型肿瘤可以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不伴有萎缩性胃炎或恶性贫血,可能来自ECL细胞或G细胞。ECL细胞肿瘤通常位于胃窦,可自发产生胃泌素。2型肿瘤如果直径大于2 cm可以表现为恶性或显示血管或深部肌层浸润,组织学检查呈小梁状结构。3型肿瘤发生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综合征的病人,它可以有ZE细胞,可以伴随产生胃泌素的十二指肠类癌发生。然而,与1型肿瘤不同,高胃泌素血症对于3型肿瘤来说好像不是生长的触发因素,因为3型肿瘤不发生在由散发的(亦即非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十二指肠癌引起的卓-艾综合征的病人。3型肿瘤的形态学通常类似于1型肿瘤,但是偶尔可以变大且转移到局部淋巴结。4型内分泌肿瘤是分化差的恶性肿瘤,形态学检查通常是典型的小细胞癌或者是小细胞和中间型细胞混合存在。预后普遍较差。本例即为4型内分泌肿瘤,病理检查有小弯淋巴结内转移。胃神经内分泌癌在临床表现方面无特异性,无法与常见胃癌分辨,故早期经胃镜活检及术中明确病理诊断及病理分化类型对手术切除肿瘤和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普外科,山东 青岛 266003; 山东省青岛疗养院内科)